第198章 收钱的身份是个谜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辽王生病后,辽王府最高兴的莫过于明月和明珠两个小丫头了。
    宁贵妃原来送给辽王的四个贴身丫环已经被靖江王作主嫁人了。自辽王生病以来,一直是由二人全天候轮流照顾辽王的饮食起居。
    她们开始是睡在辽王隔壁房间里,后来为了方便照顾辽王,又搬到一个房间。
    蒯富这家伙搞的锅炉质量还不过关,暖气时好时坏。由于是天寒地冻,二人以为辽王暖身子为由,干脆挤到辽王的被窝里,说是抱团取暖,免不了光明正大地在辽王身上揩揩油。
    辽王小脸有些苍白,身子还是有些虚弱,两人反倒觉得这样的辽王才好看,才让人心生怜惜。
    真不知道是辽王病了,还是这小姑娘的心态病了,也和后世人一样,喜欢伪娘。
    这年刚好逢腊闰月。
    在这个漫长的冬天里,有了靖江王和沈庄操心,又有明月和明珠的精心照顾,辽王再也不用像以前每天翻着日历安排明天的事情,身体早已恢复得七七八八。
    天气好的时候,他甚至可以跑出去冬钓或者打猎。
    别人打猎是左牵黄狗,右擎苍鹰,他小老人家是左牵豹韬将军,右擎部落头人送的海东青,胯下骑着飘逸的阿拉伯宝马,后面还跟着两个披着裘衣的美女。
    豹韬将军现在也是长得身材威武而修长,身手敏捷,成了辽王打猎的最有力打手,就是有点贪吃,有时候野鸡还没叼回来,就进它肚子了,只剩下一地鸡毛。
    明月和明珠两个小丫头也慢慢长开了,虽然穿着裘衣,纵马奔驰时,还是掩盖不住日益丰满的线条,如同山峦般起起伏伏。
    就是辽王偶尔瞥见了,也觉得比某音上看的真实多了,难免会遐想一下,到底是谁的料更丰富?
    随着身体越来越好,辽王更关注的还是对军务越来越感兴趣的靖江王。
    一天,他只带了靖江王去打猎,回来的时候,他突然问道:“收钱,你穿越前,到底叫什么名字?”
    靖江王笑道:“人生一世,如同彗星划过天空,何必留名?”
    收钱还是一如既往的神秘,不愿意说自己的名字。
    辽王不知道他后世到底经历了什么,只好又和他聊起了他的民族身份。
    “收钱,以前听说你是东北人。你是关内来的汉人,还是满人?”
    “这个事儿说起来老鼻子长啦。我只能确信太爷爷、太奶奶那一辈都是满人,中间户口本上民族一栏改来改去好几次。开始时排满兴汉,好多满人改成汉人。后来搞计划生育,好多汉人又改成满人,可以多生一个孩子。后来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了,好多明明几代和汉人通婚的,还是写成满族,这样孩子高考时可以加分。我爸爸原本改成汉族了,为了这个,又把我改成满族,这才考上音乐学院……”
    “其实,即使是汉族也没有多少是原来的汉人。千百年来,北方汉人即使不被胡人清洗,经过三国内战、隋唐内战,自相残杀后又能剩下多少呢?”
    “那汉人为什么还那么多呢?”
    “只不过是因为汉人和胡人不断通婚融合,再借上汉文化的影响,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最终变成一个对汉文化高度认同的最大族群罢了。就像你们满人,最终也滚到这个雪球里了,如果不是为了多生一个孩子或高考加分,现在谁知道你们是满人?谁相信你们是满人?”
    “那好歹也有个符号吧、标签吧,你总不能说我啥也不是吧?”
    “那你也真把女真人当成满族的老祖先了吧?”
    “那当然,咱老满人都把女真人当成老祖先。我一直不听《说岳全传》,也不读《满江红》。前段时间你给太子搞那个牵羊礼,陪他参观武庙,我都没去,心理上还是膈应。”
    “其实,只能说是女真人和过去的满洲八旗核心成员有密切关系。如果你祖上是老满洲,也许是货真价实女真人的后代。如果你祖上是新满洲,也可能是努尔哈赤用统一战线搞出来的新满洲,你祖上既可能是赫哲人,也可能是达斡尔人或者巴尔虎、察哈尔蒙古人的后代,甚至本来就是汉人。”
    “扯犊子吧你?”
    “不信是吧?努尔哈赤如果不这么搞,就是给他两百年时间,他那十三副盔甲怎么也不可能变成十三万八旗入关,夺取中原。你知道辽东的人口成活率是多少吗?”
    “百分之九十,还是八十?”
    “放屁。能活到两岁的不到百分之八十,能活到五岁的不到百分之七十,能活到十六岁可以传宗接代的不到百分之六十。至于辽北兴安岭一带,条件更加恶劣,能活到十六岁的估计还不到百分之三十。”
    “那么多满人怎么来的?”
    “当年满清把巴尔虎蒙古人集体拉到沈阳城驻防,最后都成了满洲人。如果是你祖上是汉军旗的,搞不好你还真是大明子孙。清军入关后,不少明朝宗室因为贪生怕死投靠了满清。宁王朱权这一系就有意思了,先是和八旗打了个有来有回,算是为大明尽了点义务。后来看实在打不过了,干脆加入八旗汉军,世守宁古塔,算是识识务。”
    “我怎么跟听天书似的?”
    “更天书的还在后面哩。宁王后裔后来又驻防到伊犁去了,就是你心心念的那个那拉提。其中一个叫朱同保的,还因为打过老毛子,获得‘巴图鲁’的称号。‘巴图鲁’是什么意思,你总该知道吧?”
    “那是满洲勇士,是满洲人最大的荣耀。我真不姓朱,祖上说我姓什么瓜尔佳?”
    “你知道当今皇帝为什么不吃猪肉吗?”
    “这哪跟哪儿啊?”
    “别人以为他老人家是因为猪和皇姓同音才忌食猪肉的。其实,这还是搞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和蒙古人争夺色目人,也就是现在的回回。你看看辽东的铁氏,山东的白氏,湖南的翦氏,哪个长得像汉人?”
    “怪不得你一直在拉拢铁炫兄弟,还给他建什么清真寺。”
    “不光是我在建。徐达、常遇春北伐到哪里,清真寺也建到哪里。有信仰才有力量,回回人不仅仅是最好的工匠,也是最好的兵源之一。如果你真的想征战河西,那里的柴氏、韩氏,特别是马氏,和铁炫长得大同小异,到时候也要借重这些力量。”
    “这就是你说的统一战线?”
    “这不是我的发明。这是老朱的发明。满清兴起之后,为了壮大自己,同样也玩起了这一出,不少辽东汉人因此改为满姓,大明勋贵之后也有不少人改为满姓。当时叫抬旗,好多人趋之若鹜。收复台湾的大将施琅就加入了八旗,甚至连岳飞后人岳中琪都差点入了八旗汉军。”
    “照你这么说,那朱同保没改满姓,算是对得起老朱家了。”
    “姓什么不重要,对不对得起老朱家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施琅、岳中琪、朱同保都是有大功于华夏,没有必要区分满汉。”
    “可是后人在骂这样的人是满狗、是汉奸啦?”
    “你要站在大一统角度看问题,而非一家天下去看问题。如果施琅、岳中琪、朱同保跟南明效力,还不是成为内战中微不足道的一粒炮灰?你看那些归化回回,哪个不对大明忠心耿耿?我让铁炫在沈阳修清真寺,连湖南翦氏和青海马氏都派人来了,难道我非要搞个回汉有别吗……关键是你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
    “你这次和我说这些,是不是准备让我挂帅西征,算是给我一个平台?”
    “就算是吧。”
    “嘿嘿!这下好玩了,新疆不仅有岳中琪、朱同保,也有兆惠和傅恒,现在又有了我收钱……”
    经过和辽王聊了半天民族问题,收钱现在也不再纠结什么后世身份,决心也当一回满人中的岳中琪和朱同保,或者汉人中的兆惠和傅恒。
    正如辽王所说,大一统的立场和平台比什么都重要。
    在靖江王的操持下,到了年底,辽王府上下在广宁城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非常安逸的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