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子要巡边
作者:飞獴在天   去大明扶贫最新章节     
    散朝之后,老朱也特意召来太子,问道:“此次西北告急,早有征兆,只是蓝玉这厮托大,以为朕离不开他,让宋晟猝不及防。你说说,该如何处置他?”
    看来,老朱对蓝玉已经十分不满,似乎忍了好久。
    太子连忙答道:“自捕鱼儿海得胜以来,蓝玉确实有些飞扬跋扈,儿臣也接到许多折子,告他不法。只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所以暂时容忍了些。今后儿臣一定对他严加管教。”
    “没有什么今后!要不是朕的几个儿子如此神勇,恐怕更让这厮得意忘形!明日就让这厮滚去河西督师!如果再有桀骜之举,你要狠得下心来!”
    老朱不想听太子在那里和稀泥,果断下了旨意。
    太子受到斥责后,只好默不作声。
    老朱又问道:“你再说说,对秦、晋、燕、辽,这四个弟弟的看法?”
    太子连忙回答道:“仰父皇平时悉心教导,此次西北转危为安,全仗弟弟们忠心体国。”
    老朱又是语重心长地教导一番:
    “亲王御边,乃是朕之亲创国策。”
    “老三平时虽然有些骄横,关键时刻和老四一样,还是识得大体的。就连你十五弟,也将王府精锐尽数拨付西北。”
    “打虎还是靠亲兄弟,以后要小心身边小人挑拨离间。只是老二屡教不改,此次四大塞王,唯独他不识大局,按兵不动,实属可恶。”
    “你马上要代朕西巡,体现的是天子威仪。如果遇到诸王不法行径,你要有杀伐决断的魄力……”
    面对皇帝的谆谆教导,太子乖巧得像个小学生,先是认真聆听,最后郑重回答道:“谨遵父皇教诲。”
    不过,他随即向老朱提了一个问题:“不知十七弟之国大宁府后,其他弟弟是否也要尽快之国?”
    老朱答道:
    “朕找你来,主要就是商量此事。”
    “老三、老四、小十五为大明守卫万里长城,确实辛苦,朕准备将你十三弟朱桂改封代王,之国大同府,替你镇守雁门关。你十四弟朱楧改封肃王,之国肃州府,替你镇守河西嘉峪关。把小十六朱栴封为庆王,之国宁夏府,为你镇守贺兰山。小十八朱楩封为岷王,之国岷州府,为你镇守西番。小十九朱橞封为谷王,之国宣化府,衔接燕晋之地。”
    “这样一来,北方一旦有警,兄弟之间也好首尾呼应。他日你继承这江山,也可安居朝堂,安枕无忧。”
    太子又问道:“谢父皇深谋远虑,不知其他弟弟如何安排?”
    老朱略略思考,说道:“朕一直在考虑。你十五弟已经为大明又开拓了数千里疆域,曾专门奏请将沈阳、开原、长春等地封给诸弟。那就先把小二十朱松封为韩王,之国开原。小二十一朱模封为沈王,之国沈阳,小二十二朱楹封为安王,之国长春。”
    太子连忙点头称是。
    他的父皇实在太能生了,再过几年,他的弟弟都要排到年三十了,一人一个封国,那朝廷以后如何收税,天下还如何治理?
    对于老朱的决断,他尽管心中有些不悦, 但还是不敢公开反对。
    老朱又将辽王的一大堆奏折递给太子,说道:“你再好好看看辽王所请,俱是从大明长远考虑。现在看来,去年对小十五的处理有些严厉。”
    太子连忙将这些折子接了过来。
    这些折子,老朱当初都给他看过的,听老朱这么一说,太子又仔细看了一遍。
    好半天后,他认真斟酌一番,才回话道:
    “儿臣看十五弟主要所请有四。”
    “一是改革军屯为民屯。军屯乃父皇钦定国策,不宜擅自修改。”
    “二是移民实边,十分中肯。可让户部统计各省受灾情况,向辽东再移民十万,朝廷和辽东皆得其利。”
    “三是请封朱松等几位弟弟之国辽东,所虑长远。不过,几位弟弟尚且年幼,还是请十五弟先代管几年为宜。”
    “四是建议经营西域,缓进急攻。这个事关大明长治久安,还请父皇定夺。”
    老朱却是一番感慨:
    “你这十五弟,说他年幼吧,文治武功都有一套,既能驾驭手下一帮骄兵悍将,也识得大体,这经营西域方略也甚合朕意。”
    “说他稳重吧,前年刚之国就亲征辽南、逼退高丽、逼降阿扎失里,去年又远征捕鱼儿海。当时可把朕给吓得啊,做梦都梦见他被蒙古人让捉了去。”
    “最近听驸马李坚说,他现在又要建什么沈阳城,还要打造天下第一水师。”
    “建城是正经事情,你说他打造这天下第一水师干什么?难怪这曹国公、铁岭卫指挥使刘显还有那开原卫指挥使吕瑞都在说他有不臣之心。”
    太子连忙主动为辽王解释:“十五弟还是年少气盛了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皇家也不例外。儿臣也听说了,十五弟打造这水师是为了清除倭患。近者确保辽东与山东内地一体,远者确保朝廷向北平诸地运兵运粮安全,更远者,是为远征倭国,永绝后患。”
    老朱长出一口气,说道:“既然你能够如此看待,朕也就放心了。兄弟同心,其力断金。不过你找个理由,把刘显和吕瑞都从辽东召回来吧,连个女真土蛮都对付不了,别在那里丢人现眼了。”
    太子连声应承。
    老朱沉思半晌,又说道:“朕现在改变主意了。你代朕西巡之前,还是先东巡辽东,替朕犒劳一下辽东将士。兄弟之间也要多走动走动。小十五用兵多多益善,其统军之才不在冯胜、蓝玉之下。你要会用将,要有手腕,也要有肚量……”
    就在这次朝会后不久,被老朱倚为大明第一柱石的蓝大将军终于不装了,赶快收拾行囊,前往河西督师。
    即使没有太子的斥责,他也担心,再不到河西,濮玙这后起之秀怕是要单独立下收复西域的不世之功。
    岷王、庆王、谷王和肃王等一批小王爷也陆续之国,替大明镇守边塞去了。
    营建中都凤阳的计划也终于停止了,皇陵卫指挥同知宋忠也不看坟了,受命带京军府军后卫护送肃王朱瑛之国肃州,组建肃州中护卫,辅佐肃王节制新成立的陕西行都司兵马。
    太子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也于六月底沿运河北上,开始代天子巡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