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偏科战神
作者:戒烟客   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最新章节     
    ---“电竞专业率先退出了群聊。”
    ---“汉语言文学,绝对混的杠杠的。”
    ---“电气工程专业............大概会被饿死吧。”
    ---“谁说只能饿死?电气工程专业,可以考虑做个土豆发电,古时候能炼铁,或者铜,应该能炼个铜丝铁丝什么的吧,虽然很勉强。”
    ---“我心理学大概就只能去算命了。”
    ---“我觉得,我可以让那些文人墨客多一些风流桃花债,你猜我是做什么的?”
    ---“那我公共管理在古代是不是得先去净个身?”
    ---“播音主持可以跟你做个伴儿,说个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绝对没问题的。”
    ---“我化学专业大概就只能去给秦始皇炼长生不老药了,多少也能贪点儿,到时候再把徐福挤掉,我去日本,完事制点毒把日本岛上那些原住民全部弄死,最后让日本纳入中国版图!”
    ---“那我学土木的是不是会拉去修长城?”
    ---“我学阿拉伯语的,大概率要去投奔张骞。”
    ---“我学会计的!一定要让我穿越到清朝!去投奔和珅!做假账我是一流的!!”
    ................
    看到这些弹幕。
    帝王们都很是惊讶。
    震惊于后世学科的繁多。
    甚至很多专业他们压根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公共管理需要净身?”
    秦始皇琢磨道。
    “后世竟然允许让阉人学习?还单开了个职业?就不怕祸乱朝纲吗?”
    “至于那什么土木,听名字就是建造城墙的一把好手,若我大秦长城能用到后世的建造技术,绝对会成为一道无比坚固的壁垒!”
    想到这儿,嬴政忍不住期盼道。
    “光幕下次若是再卖东西,可不可以卖几个土木学生过来呢?”
    ..........
    大清。
    和珅看到有人要给自己做假账。
    当时吓得一激灵。
    但转头看到,乾隆正在接受治疗无暇顾及光幕后。
    他心里也长舒了一口气。
    ..................
    这时,光幕又换了内容。
    【张老师带你选专业。】
    张老师:“同学你好,想要咨询点儿什么?”
    视频那端是一个好听的女声。
    “张老师好,我不是学生,我是学生家长。”
    “哦哦,家长你好,是想给孩子选专业吗?”
    家长:“是的。”
    张老师:“你孩子选科选的什么?”
    家长:“额........是物化生。”
    张老师:“哦,物化生,现在能考多少分?”
    家长:“也就五百多分吧。”
    张老师:“五百多多少?”
    家长:“额,不太稳定,就是我家孩子偏科特别严重!”
    张老师:“哪科好哪科不好?”
    家长:“语文特别好,语文能考140。”
    “啊!!??”
    张老师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
    “语文140?家长你知道语文140是什么概念吗?”、
    家长:“就是山东省前十吧差不多。”
    张老师:“你状元!你要语文能考140那就是山东省的语文状元!”
    家长:“反正每一次考试语文都能稳定在140上下两分左右吧。但他数学特别差,数学就只能考30多分。”
    “啊!!??”
    张老师再一次被震惊到了。
    家长:“就是啥也不会,纯靠蒙,蒙对多少分算多少分。”
    张老师挠头不解:“你...你这个偏成你这样的也....哎呀.........然后呢,其他学科呢?”
    家长:“然后英语也特别差,60多分,,物理化学生物还不错,能考个八九十。”
    张老师:“那你孩子是不是想报中文啊?”
    家长:“不是,他是特长生,那个体育特长生,国家一级运动员。”
    “啊!!??”
    张老师再一次发出震惊无比的声音。
    ---“好家伙,这是偏科战神吧。”
    ---“不!这是肌肉孔子!”
    ---“这孩子你说他偏文科吧,他英语又差,你说他偏理科吧,他数学又差,说他书呆子吧,他又体育特长生,你说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吧,人家能考五百多分,简直了!”
    ---“一个喜欢中国文学的体育特长生,他妈的辛弃疾再世!”
    ---“什么专业已经无所谓了,这样的孩子就该去考体制内,又能写材料,又能代表单位参加活动。”
    ..........
    看到这儿光幕前的众人都是一脸懵逼。
    分数?
    分数怎么看?
    分数又该怎么给?
    古代科举考试阅卷不是像现在这样评分,而是圈点。
    以殿试阅卷为例:
    阅卷官十人,每份试卷都经十人依次阅评,评价结果各自在试卷上做标记,
    圆圈标记为最佳,三角形其次,方块形再次,打叉就是否定。
    试卷被打叉超过两个只能列三甲进士。+
    打叉两个以内的是二甲进士,至于一甲与二甲之争如何分晓,就看谁的卷子被“圈”的多了。
    阅卷官圈点结束还不是最终结果。
    被画圈最多的十份誊写答卷,必须得连同找出来的贡士亲笔试卷,一并呈皇上圈阅。
    若亲笔试卷书法太差,卷面不净勾勾抹抹,入不得皇帝老儿法眼,肯定受影响。
    皇上在这十份卷子中,钦点状元、榜眼和探花,叫进士出身。
    同时还钦点出二甲第一名“传胪”,二甲的其余名次,皇帝没工夫管,就归内阁了。
    所以古代科举没有分数的说法。
    而是凭借考官的喜恶来评判。
    李世民对此很有兴趣。
    “朕倒是想看看后世的考卷,也了解一下这分数选拔是否可以借鉴借鉴。”
    唐朝的五姓七望的影响力巨大。
    即便科考也有他们的势力参与,选拔的官员也大多都是他们的人。
    因此李世民想要看看后世的分数选拔能否摆脱这些士族的控制。
    另外,李世民已经决定在大唐广开门路,诚邀各行各业的人才。
    但如何了解其才能,以防滥竽充数者混入,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李世民也想看看后世会出什么样的考题。
    .................
    视频继续。
    张雪峰:“那你是要他报体育吗?”
    家长:“报体育的话,她是武术专业,而且是个女孩儿,就是我怕她以后如果走体育的话,就业太难了。”
    “女子?学武?”
    这下古人们又愣了。
    学武自古以来都是男人的专项。
    谁家好人会让自家女儿去学武?
    以后还嫁不嫁人了?
    夫家还怎么振夫纲!
    即便是那些将军的子女也鲜有学武的,都想着把自家千金培养成大家闺秀。
    虽然话本中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情。
    但那都是虚构的呀。
    当不得真。
    这后世女子究竟是怎么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