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比试
作者:太阳能热水   俺叫镇关西:开局结拜鲁智深最新章节     
    孙新几人扒开人群,就见中心空地上站着一个魁梧汉子,左手上拿着一个偌大的石磨,看上去约有两三百斤。
    那汉子把石磨拿在手上,轻轻掂了掂,随后另一只手上来,轻轻拨动了两下。
    就把那石磨在手上转了起来。
    转上一会儿,左手轻轻一托,就把那石磨扔了起来,飞过头顶半丈来高。
    待石磨落下,又把右手探出,在半空中接住石磨,晃都不晃一下。
    那石磨在右手上依旧转动。
    汉子又左右交替玩耍起来。
    石磨在汉子手上,浑似个皮球一般,轻如无物。
    “好!”
    旁人看得纷纷拍手叫好。
    这石磨在这边放了许久,这些人都是常来的,自然不会怀疑石磨的重量。
    “这人是谁?”
    邹氏叔侄看得兴奋,也拍手叫好,问向旁边孙新。
    孙新也在拍手,听得发问,登时笑道:“正是郑屠兄弟。”
    “原来这人便是郑屠。”
    邹氏叔侄瞪大双眼,上下瞧着那人,虽然魁梧,却被布衣笼罩,不知这人哪里来的这般力气。
    郑屠玩耍了一会儿,就将石磨丢下,溅起一片灰尘,直陷入地下去。
    众人往郑屠看去,面色不改,口中不喘,竟似平常一般,不由心下赞叹。
    旁边又有一个汉子上来,笑道:“哥哥好力气,却也看看我的。”
    “小七兄弟请。”
    郑屠让了开来。
    孙新也与叔侄两个介绍道:“这是随郑屠兄弟一道来的阮小七兄弟,绰号活阎罗。”
    阮小七撸起袖子,双手将石磨抬起,估计了一下重量,也学着郑屠一般,单手举着石磨,然后左右玩耍起来,只是转动不得。
    耍不多时,就有喘气声传出。
    阮小七将石磨丢下,对着郑屠笑道:“却是比不得哥哥。”
    郑屠笑道:“小七兄弟也是好力气。”
    “我也来试试。”
    又有個汉子出来,举起石磨。
    邹氏叔侄也不识得,孙新便道:“这是内人的一个兄弟,两头蛇解珍。边上那个是他的弟弟,双尾蝎解宝。”
    解珍也是轻易便拿起了石磨,不多时也有喘气声出来。
    时间却是比阮小七长上些许。
    解宝也上来了,却是比不得解珍,只比阮小七强些。
    “好!”
    旁人却不管这些,每上来一个,只要能玩耍起来,都拍掌叫好。
    孙新看明白了,原来是郑屠他们来了兴致,在这里比拼力气,引得在酒店后面赌坊玩乐的人们,围过来观看。
    几人比拼完毕,都道郑屠力气最好。
    郑屠大笑,正要散去,却听人群之中传出一声大喝。
    “且让我来试试!”
    郑屠抬头看去,却见人群之中钻出三个人来,两个不认识的,最后一个赫然是昨日出去的孙新。
    叫出声的却不是孙新,而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大汉。
    郑屠眼睛一亮,孙新回来了,那两人是谁不问便知。
    上下打量了一眼,见着未出声的那个大汉脑后一个肉瘤,便将来人分了出来。
    出声的正是邹渊。
    他看着郑屠几人比试,手上发痒,又有几分显出本事的心思,当即出声。
    郑屠先是招呼孙新道:“孙新兄弟回来了。”
    又以眼神询问,见孙新点头,心中喜悦,然后对着邹渊笑道:“这位好汉自便。”
    邹渊来到场中,躬下身子,将那石磨举起,单手拿着,竟也能转动起来。
    不止转着,还学着郑屠一般,鼓足力气,将那石磨扔起,虽不如郑屠那般高,却也过了头顶。
    只是这般爆发却不得持久,没几下就喘了起来,将石磨扔下。
    “好!”
    众人见了纷纷鼓掌叫好。
    郑屠也是含笑叫好。
    邹渊见了,心下得意。
    邹润见了叔父显圣,却也动起心思,当即大叫道:“我也试试。”
    郑屠自无不可,点头应允。
    邹润上来,如邹渊一般,叔侄两个表现相差不多,也让众人叫好。
    孙新见了,这几位好汉都显了本领,自己若不展示一二,说不得被人小看了。
    当即也上来,却与解珍仿佛。
    郑屠大笑:“都是好汉!”
    众人也都笑。
    笑罢,几人便进了酒店。
    旁人见得没了热闹可看,便径直散去,依旧回后面赌钱。
    店内,几人站立,孙新把邹氏叔侄与郑屠几人介绍了,都互相见礼。
    刚刚众人都显了本事,虽然有高下之分,却没有那般比较心思,互相敬佩之余,只想交好一二。
    一时捉对谈论起来。
    郑屠也来问邹氏叔侄情况。
    孙新在一边讲了,郑屠心中大喜,便来招呼叔侄两个。
    顾大嫂也出来了,见过叔侄两个,便回后厨安排酒菜饭食。
    不多时,酒菜上来。
    几人纷纷坐定,却把郑屠让上了首座。
    酒过三巡。
    郑屠端起酒碗对着叔侄两个道:“今日劳烦孙新兄弟请两个好汉下山,却是郑屠有事相求。”
    当即把自己来登州的目的说了一遍。
    叔侄两个虽已听了孙新说过一遍,此时却也听得认真。
    心知这是郑屠把人情从孙新那里揽了过来,日后就算在郑屠头上,孙新那边也是如此。
    当即答应下来,道:“郑屠兄弟如此好汉,我们叔侄两个怎能不帮?”
    “好汉义气!”
    郑屠敬了叔侄两个一碗,也把孙新敬上一碗,以谢劳苦。
    饮酒过后,邹渊就开始谈起登州盐帮状况。
    登州三面环海,州内又多山多林,自然盐场也是极多的。
    只要有那少雨多林地界,就可开场煎盐。
    光是大的盐场就有一二十处,更别说那多如牛毛的小盐场了。
    场内更是不知多少盐户。
    之前说过,大宋实行的是民制官卖的榷盐制度,算是官盐。
    同时也有着商人受盐,听民贸易、官收其算的制度,算是商盐。
    实施哪种制度,由各州郡自行决定,一般都是兼行。
    这就给了大盐商的成长空间。
    盐场每日产盐量巨大,却也极为依赖天气,都是露天煎盐,但有下雨,煎盐就不成了。
    海滨之间天气变换莫测,只要有雨来,盐场主管官员在账上记上一笔,当日盐产就可依例不算在内。
    盐商勾结官员,无雨也作有雨,只需上下打通一二,当日盐产就可光明正大的吞下。
    特别是登州偏僻,盐商格外猖狂,旬月之内必然多雨。
    这便是大盐商的私盐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