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继续打压
作者:珠峰之上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最新章节     
    虽然袁术没人管了,但是局势也是开始有意思起来……
    不过以周瑜之智,扬州最后的归属者很可能就是孙坚……
    毕竟扬州那边现在没有太出色的人物。
    太史慈,鲁肃,刘晔,被自己绑了来,甘宁蒋钦更是早早投靠了自己,二张和陆逊都还没有出仕。
    吕蒙也不知道在哪里呢,没准在孙坚的军队里也说不定,但是吕蒙还没有学习兵法,更没有到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地步,凭他一个人也没用。
    也就还有江东十二虎臣其他几个人还有可能投靠孙坚。
    不过这里面有些人也是董卓需要注意的?
    比如活化石吕岱,大将贺齐,能臣步骘,还有善于水战的陈武,潘璋等人。
    对了还有丁奉,徐盛,诸葛瑾什么的。
    也不知道诸葛家族现在在哪里,琅琊郡居然没有他们的消息,不过这个世界没有诸葛亮吧?
    而河南河北青州的三强,董卓倒是要特别关注,毕竟以扬州的人口和财力,威胁远没有这三强来得大。
    或许是受后世影响,毕竟是三人的名声太大了。
    曹刘,三分天下者占其二,袁绍更是以前的最大的诸侯,要不是完美避开所有正确答案,又被发现出卖丢了粮草,他也是能够统一天下的人选之一。
    不过这一世因为董卓插手,这三人的发展轨迹都发生了巨变。
    未来如何,那就要看他们三人各自的本事了。
    不过曹操一方在三人里却是占据了优势。
    袁绍那边,田丰沮授被董卓拐跑了,审配又被疏远。
    袁绍只能靠许攸,郭图,逄纪他们了。
    刘备那边新找的两个军师,董卓也是得知了信息之后,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二人虽然有些才学,但是军略方面肯定是敌不过袁绍的手下谋士的,
    更不用说曹操那边的荀彧,荀攸叔侄俩,还有程昱和陈宫了……
    不过刘备去攻打徐州,倒是让董卓省心不少。
    董卓回到长安之后,也是根据功劳,奏请天子走了一下流程,封赏有功之人。
    尤其是拿下交州的赵云和太史慈二人。
    虽然现在随军去远征南蛮去了,但是两个将军是跑不掉的。
    以前在公孙瓒手下虽然也被称为将军,但是却并没有实际的封号。
    这次不一样,这可是得到朝廷亲封的。
    赵云为平北将军,太史慈为平东将军。
    等到这次在征南蛮的时候,再立下大功,董卓准备把平字给改成安。
    就是安北将军和安东将军。
    而公孙瓒则是镇北将军。
    赵云和太史慈的官职还不能和公孙瓒平齐,否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看公孙瓒现在的态度,可能离正式加入也不太远了。
    至于前荆州牧刘表和前交州牧士夑,也是被董卓封了侯爵,然后给他们挂个文学院的闲职养老去了。
    归顺的那些文武,也是各有封赏。
    反正封赏什么官职爵位,基本上都是董卓的一言堂而已。
    现在董卓这一方的文武也是看明白了,虽然董卓确实专权,但是却又说不上反感和抵触。
    这是真正的有功就赏啊。
    而且被封赏的人,功劳也都站得住脚,没有人有异议。
    处理完这些事情以后,董卓就回去陪妻儿老母,去享受天伦之乐去了……
    不过让董卓有些意外,却又不太意外的是,并州的吕布,居然没跑,依然老老实实的镇守着并州。
    看来吕布这回是真的铁了心跟董卓干大事了。
    其实仔细想来,吕布这样选择也很合理。
    其他人想要收买他那什么收买?
    高官厚禄?
    能有董卓给的多?
    金银财宝?
    还是一样,能有董卓拥有的财富多?
    董卓这边最不缺少的就是钱粮和官职。
    手握天子,还有数州的海量财富,谁能比得了?
    难道是伪帝袁术?还是袁绍?
    还是其他诸侯?
    就算是叛逃自立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大汉西边已经都是董卓的地盘,其他州郡也都有各路诸侯,吕布能去哪里?
    去了又如何?
    想不说怎么打败那边的诸侯,就说你真的占领了那个地盘以后,你怎么发展?
    没兵没将,没钱粮,怎么发展?
    而且吕布在董卓这一方可也算是绝对的高层了,清楚的知道董卓所拥有的实力。
    可以说以后最有可能重新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就是董卓了。
    难道让吕布放弃从龙之功,跑出去当一个朝不保夕的叛逃之人吗?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几乎所有的文武都不会言明的,那就是董卓手中有着强大的神秘力量,足可以直接灭你满门。
    所以说,每个人头上几乎都悬着一把随时会落下的刀剑,取你人头。
    就是吕布也得非常忌惮。
    很快,董卓这边,第三期的报纸又开始遍传天下。
    荆州和交州“改朝换代”,还有继续倡议诸侯讨伐伪帝袁术。
    再把荆州蔡家的“光辉事迹”昭示天下,进一步打压那些世家大族的声望。
    百姓们看到仅仅只是荆州的蔡家,就是这种作为,那其他的世家大族又是如何攒下偌大的家业的?
    虽然报纸上没有牵扯到其他家族,甚至连士夑的士家都没有提及,毕竟已经投靠了董卓,让出了交州,董卓还是要给一些脸面的。
    但是天下的百姓可是会自动联想到自己所在地周围的那些世家大族的。
    谁让他们也是没怎么干好事,还有那么多家业的?
    怀疑他们和蔡家一样的行径难道不应该吗?
    众多世家大族也是连忙站出来发动大批人手去散布谣言,企图挽回自己的正面形象。
    但是百姓心中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以后的事情可就超出他们的掌握了。
    谁让百姓平时都接有过很多相关的经历呢?
    世家大族的辩解是苍白无力的……
    而与此同时,报纸上还写了一些新奇的有用的东西,暗示其他州郡的商队可以来长安这边交易。
    然后再让暗营散布董卓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有余粮有余钱的事情,来慢慢地挽回董卓的声誉,把以前的坏名声都归到有心人的栽赃陷害抹黑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