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改变计划
作者:战五渣   荣耀大秦最新章节     
    李信被黄品摇头的样子给弄得哭笑不得,摇晃着马鞭道:“你是真不给我颜面。
    既然连我你都不信,那说说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黄品没急着应声,目光跳过骑军望了望长长的车队驮队,又摊开手心感受了一下渐起的西北寒风。
    紧拧着眉头思索了一阵,黄品猛得勒马停下道:“计划得变一变,不能按原来的走。”
    看到李信的脸色骤然一变,黄品将之前的担忧赶紧给解释了一遍,随后指向车队道:“此次带的物件也有些多,再这么慢吞吞下去,肯定会影响到大军。”
    李信在政治上或许迟钝了些,但在领兵上堪比半开挂那类人。
    如果当年不是受了大秦内部问题的拉扯,国尉的位置肯定是李信的。
    更何况几十万的秦军都能摆弄明白,眼下的这个小场面更是不在话下。
    虽然没有对涉间的左军以及黄品带领的郡兵下过什么命令。
    实际上从头到尾都在紧盯着,各种有可能突发的状况更是全都提前做过预想。
    而黄品担心的天气这种重要的因素又怎么可能会忽略掉。
    之所以没放在心上是这次辎重虽然没提前送往祈福塞,但在安登做的准备却十分充足。
    加之安登距离祈福塞只有二百里,即便辎重走得慢些,四天的时间也足以到达。
    只要到了祈福塞,大军就不必再如押送辎重时那样慢吞吞。
    带上半月用的乌炭与压缩的军粮,能在祈福塞与拔兰部的草场间来回奔袭上好几次。
    就算下了大雪又何妨,一共就一百多里路,爬也能爬过去。
    而且大军走起来费劲,胡人逃跑时也一样难。
    最主要的是按计划还要在祈福塞使手段,没必要担心更没必要去多琢磨。
    不过没必要不意味着对黄品的担心嗤之以鼻,反而十分欣赏欣慰。
    靠近黄品勒马后,李信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笑意道:“为将之道在乎一心,临机应变不可端倪。
    你能思虑出这些,证明你没执于兵书上的陈言,没读成庸书。”
    望了望车队,李信用马鞭拍了拍肩头上的落雪,对黄品扬了扬下巴,“你是想扔下车队与驮队?
    可这样一来,祈福塞那边的谋划就顾不上了。
    别忘了你最终的目的是月氏。”
    见李信只是通过只言片语就猜到他的打算,黄品呵呵一笑,由衷的夸赞道:“不是要跟您争,其实郡尉最适合您。”
    见李信撇起嘴,黄品收了笑容道:“只不过是先打拔兰部,后让塔米稚动手。
    只是调换一个次序,耽误不了这个谋划。”
    李信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这是你第一次领兵,不好驳了你的心思。
    且先灭了拔兰部也能起到震慑与杀鸡儆猴的作用。
    不过除了天寒以外,还有其他的缘由吗?”
    想了想,李信先是派人去叫涉间与王昂和蒙扩等人,随后对黄品继续道:“这仗怎么打相差都不大。
    只要你能从中得了益处,我都能依着你。
    但是左军毕竟是左军,这样更改计划,总归是要与涉间和屯军解释一下。
    将人都叫来一并说了,省着你再费一遍口舌。”
    黄品对这个安排没什么意见。
    他与涉间的关系虽然有些尴尬,但人家毕竟是主力。
    九原郡的军卒想要获取功勋,少不得要人家配合。
    至于涉间等人会不会赞同他的想法,黄品也并不担心。
    李信同意随他折腾,事情就已经定下一半。
    涉间又对他算得上了解,在对外上没理由反对他。
    毕竟谁都不会嫌功勋多的咬手,能稳妥一些是一些。
    而除了天气这个缘由,黄品还有一个极为笃定说服涉间等人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利益。
    战时经济与和平时期的经济截然不同。
    一旦开打军队就是个无底洞,各个行业全都要围绕着战争去运转。
    想要弥补这种天文数字般的消耗,只能取得胜利从败得那一方找补回来。
    左军与九原郡的郡兵相加有三万之数,其中骑军占了九成。
    人吃马嚼的光一天米粮就是平常的三倍。
    少奔袭一天或是少打上一天,至少能省下一千多石的米粮。
    看着一千多的数字不太大,但那是计量单位比较大,换算成斤的话要乘上一百。
    而且前提是至少,如果战马的马力消耗的过大,小米与豆类的精粮还要翻倍。
    提前将拔兰部灭掉,将省下的米粮换做功勋给下去,没人会拒绝这么香的安排。
    此外,直接对拔兰部贴脸开大还能避免真遇到严寒天气时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左军是精锐极为金贵,黄品对九原的军卒看得更金贵。
    真有人被冻死冻伤,心疼自不必多说,更是觉得窝囊。
    对于这一点,其他人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
    在涉间与王昂和蒙扩几个九原郡的都尉过来以后,黄品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开门见山道:“这雪来的有些早,雪停后极有可能骤然变得极寒。
    将士们的冬衣可还是去年下发的,我担心袍泽扛不住。
    因此我不打算先去祈福塞,而是直接入戈壁斜插拔兰部。
    先给袍泽们一人弄上一身皮衣,或是羊皮披风。”
    涉间对这个提议虽然感到意外,不过心中盘算了一下,这样也没什么不妥,点点头率先开口道:“从祈福塞到卑移山还有二百多里的路,再加上到拔兰部的一百多里,已经超过了四百里。
    此时入戈壁斜插过去,怎么也能省个一百多里,至多三天的工夫大军就能赶过去。
    这个安排算是妥当。”
    顿了顿,涉间先看了看李信,随后对黄品带着深意继续道:“如何谋划是九原的事,我只管带兵听吩咐。”
    黄品没想到涉间会在这个时候说了带有倒向性的话。
    不过眼下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而且也说不上有多高兴,只是对涉间点了点头。
    一旁蒙旷见更改计划就要这么拍板定下来,皱着眉头道:“这样奔袭左军肯定是没问题。
    可郡兵不能与屯卒相比,恐怕这三百多里路不好跑下来。
    拔兰部又不会跑掉,我觉得还是按原来的计划去打为好。”
    蒙旷是黄品在北河作坊闭关时赶到的安登。
    并且被李信直接安排接替黄品到安登塞做了安登都尉。
    待黄品回到安登,又出了一系列的事,待调集安登塞的郡兵时两人才有了交集。
    出于看不惯黄品在父亲蒙恬与李信面前极为臭屁的样子,蒙旷对黄品的感观并不好。
    几次交谈下来,都是一副倨傲的样子。
    黄品对蒙旷的心思多少能猜到些,而且二十岁的年纪正是跟泰迪一样动不动就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性子。
    对待蒙旷不用讲什么道理,只要用个激将法就管用。
    听了这个提议,黄品故意不屑地笑了笑,“哪处的郡兵跑不下来?
    安登塞的?
    若是这样,那你这个都尉太不称职,且没一点武人的恒心。
    若我还是安登都尉,就是屁股磨烂露出骨头也咬牙跟上去。
    不过看你的年岁尚轻,即便得了上将军的家承,这样的奔袭也难以做到。
    既然你开口,总要给上将军和颜面。
    你可以带着安登塞的郡兵与郿县过来的屯田卒押着毕勒葛赶往祈福塞。”
    顿了顿,黄品扭头对看热闹的李超道:“去告知许先生,让他带着儒生抓紧准备,一同与大军奔袭拔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