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作者:吹海风的乌鸦   忍气吞声背锅后,我做福运小皇后最新章节     
    秦奉天没有要追上去的意思,反正他也不在乎。
    自认话说得狠了些,但只要能让年巧月死心,又有何防呢?
    秦奉天得意洋洋,吹着口哨进了宫。
    ……
    春末,天气日渐炎热起来,虽说是五月底,但年宿宿已经穿上夏装,拿上小蒲扇每日不停地给自己扇风,嘴边挂着“好热”两个字。
    这日,年宿宿在想第一个生日该怎么过,这是杨月蓉交代她的任务。
    她的生日在六月中旬,而六月末则是皇后的生辰,她穿书第一天正是在皇后的寿宴上,若是再早半个月,说不定能赶上她自己的生辰。
    年宿宿正发愁,知画回来了,叽叽喳喳和院子里的喜鹊似的,手里捧着破成两半的西瓜,还各插着个木勺。
    “小姐,您要的寒瓜来了!”
    年宿宿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迫不及待地招手,“快快快,就等着这一口了!”
    知画将一半递给她,自己抱着一半在踏上坐下,疑惑道:“小姐,这寒瓜不切开怎么吃啊?”她拿木勺戳了戳,又举起来问:“靠这个吗?”
    她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吃法。
    年宿宿盘腿而坐,已经开始挖西瓜了,“当然啦,西瓜就得挖着吃才好。”
    她将嘴巴塞得一点空隙都没有,满满的幸福感。
    就是这个季节的西瓜还没有完全成熟,甜度不够,否则还要更好吃。
    知画有样学样,发现这个吃法是挺方便的,而且一人吃半边寒瓜,也太幸福了!
    吃了几口,年宿宿总觉得不对劲,这才发现西瓜不是冰镇的,问了知画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上个月皇帝下令在南疆与琉璃的边境建一条城墙,这个月初开始动工。
    建城墙耗损的人力物力都是具大的,如今全国上下都盛行节俭之风,皇帝亲自做表率,缩减了宫中一半的开支用度,底下官员们见状,纷纷效仿以示忠心。
    年府也一样,年丞运停了自己的小厨房,吩咐后厨每日菜品只做四菜一汤,份量宁少不多,绝不浪费一点粮食,各院的月例在原来的基础上扣除五分之一,与其他官员府中比起来,已经算好的了。
    听说王府的下人月银直接扣了一半,每日就吃清汤寡水,但是余下来的钱也没有多少上交到国家手里,多半是填补给主子了。
    一时间怨声载道,但对平民百姓没多大影响。他们赚的银子勉强够自己吃饱饭,哪里挤得出来多余的充公?所以强制捐款的只用于上层阶级。
    连月银都扣了,冰块是稀罕物,供及自然也跟着少了。
    知画说到此处还有些担忧,“现在还不是太热,日子勉强能过得去,等到了七八月,若是不让用冰,可有罪受了。”
    年宿宿倒没太多情绪,她无奈道:“修城墙是好事,我们平时吃着大鱼大肉,过着神仙似的生活,到了关键时刻是该做点贡献。”
    “而且只是捐了点银子,又没让我们亲自去修城墙,已经算好的了。”
    知画点点头,“小姐说的是。”
    说起修城墙,年宿宿不免想到万里长城,听说万里长城是用无数人的鲜血筑成的,当时科技不发达,什么都靠人工,不知死了多少人才把长城建成。
    南疆那边的情况大概也是如此吧。
    她忽然生出一丝罪孽感,连手中的西瓜都不甜了。
    知画突然想起来什么,从怀里掏了封信出来,“小姐,方才在门口有人让我交给您的。我问他是哪家的,他也不肯说,只说一定要把信带到。”
    年宿宿疑惑,心想谁这么神秘?
    信封上面是空白的,并未署名。
    将信展开,她脸上浮现惊喜的笑容,这是李瑶鸢给她的信。
    信中说,她已经到了江南,在临江的小镇上买了个小院子,院中有一片很大的空地,她可以用来栽花,还准备在镇上开一间花店,自力更生。
    她换了姓名,编造了个新的身份,在那里没有人认识她,也没有人在意她的过往,她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李瑶鸢还在信中分享了她在去往江南的路上的所见所闻,一切对她来说都新鲜有趣?
    比如她动了开花店的念头是因为在临时休整的客栈里听到几位夫人在谈论镇上新来“花仙”。
    无论多普通的花,只要经花仙一修整再重新组合,立马会变得绚丽多彩,每种花的组合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有的像高贵冰冷的美人,有的又像温柔似乎的江南姑娘,花仙似乎赋予了花朵生命一样。
    镇上的夫人们争着抢着要请花仙到自己府上,托她帮自己插花。
    李瑶鸢当时听完,觉得自己也可以开一间花店,专门卖花给各府夫人、小姐,她有自信,插的花绝不输那位花仙。
    文字是死的,可寄托在文字中的情感是那样澎湃,光是读这封信,年宿宿都能感受到李瑶鸢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年宿宿很欣慰,亦替她高兴。读完最后一个字,她险些落泪。
    落款的名字是余悦。
    “余悦……”年宿宿用指腹轻轻摩挲着那两个字。
    灵光一闪,她明白了这个名字的含义。
    余悦——鱼跃。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这句话的意思是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深潭腾跃,指万物各得其所,人得偿所愿。
    李瑶鸢得到了她想要的,年宿宿也希望她今后的人生,余悦,只剩下愉悦。
    知画不明白为什么读完了信小姐眼睛湿漉漉的,呆头呆脑看着她,“小姐,这信是谁给您写的啊?”
    “一个朋友罢了。“年宿宿强忍着情绪,没让眼泪流下来,将信装好递给知画,“拿去烧了吧。”
    这是李瑶鸢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也是李瑶鸢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封信,人已经死了,东西也就不必要留着。
    可当知画真的要将信烧了时,年宿宿又有些舍不得了。
    这封信代表着余悦的新生和褪变,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寄托,每每看到这封信,都能给她一些坚持下去的力量。
    信最终没有烧,她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