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从中作梗
作者:彭化食品   我是秦二世扶苏最新章节     
    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下,给庄严的朝堂增添了一抹神圣的光辉。朝会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大臣们分列两旁,个个神色肃穆。
    此时,丞相李斯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队列,他身着庄重的官服,黑色的长袍上绣着精致的金色纹路,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玉带,更显威严。他微微抬起头,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目光坚定地望向高高在上的皇帝。
    李斯清了清嗓子,用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启奏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如今,讨伐百越的大军在西瓯之地遇到了极其惨烈的抵抗。那西瓯之地,山峦叠嶂,丛林密布,百越之人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与我大秦勇士展开了殊死搏斗。我大秦将士虽英勇无畏,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朝廷派出的使者也已经去了数月之久,如今终于有了消息。百越提出和谈,条件是请求陛下给百越以自治的权利,而百越愿意臣服大秦,岁岁朝贡,永为陛下之臣。”
    说罢,李斯微微低下头,等待着皇帝的回应。他的心中既有对国家大局的忧虑,又有对皇帝决策的期待。他深知,这个决定将关系到大秦的未来和天下的稳定。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决断。皇帝微微皱起眉头,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的扶手,陷入了沉思。他的眼神深邃而威严,仿佛能洞察一切。他的面容冷峻,透露出王者的霸气和决断力。他心中明白,百越之地的局势复杂,既要考虑到大秦的威严,又要权衡利弊,做出最明智的决策。
    皇帝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道:“百越之地,本就荒蛮,然我大秦铁骑既至,岂有容其自治之理?”声音雄浑有力,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斯微微抬起头,恭敬地说道:“陛下,百越之地,地形复杂,且百越之人悍勇异常,我大秦军队虽勇猛善战,但久战之下,恐损耗过重。若能以和谈之策,许其一定之自治,既可保我大秦将士之性命,亦可使百越真心臣服,为我大秦之稳定增添一份助力。”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众卿以为如何?”
    一位武将立刻站出来,他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满脸刚毅之色。他抱拳行礼,大声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可。百越之人反复无常,若许其自治,日后必成祸患。我大秦铁骑当继续征伐,彻底征服百越之地,以显我大秦之威。”
    另一位文臣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丞相所言有理。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损失,如今百越主动求和,若能以和谈解决,可免生灵涂炭。且给予一定的自治权,可使百越之人感恩戴德,更加忠心于陛下。”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皇帝静静地看着群臣,手指继续轻轻敲打着龙椅扶手,心中权衡着利弊。
    过了许久,皇帝再次开口道:“此事容朕再思之。退朝!”说罢,皇帝站起身来,在太监的簇拥下,缓缓离开了大殿。群臣纷纷行礼,目送皇帝离去。
    大殿之上,气氛凝重。李斯望着皇帝离去的方向,心中忧虑重重。百越之地的局势究竟该如何决断,这将关系到大秦的未来和天下的稳定。而这场争论,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战争的阴影虽然曾经笼罩着百越之地,但在智慧和勇气的引领下,这片土地最终迎来了和平与希望。百越的人们将继续努力,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时光荏苒,百越之地在与秦国的新协议下逐渐稳定发展。贸易的繁荣带来了丰富的物资和多样的文化,百越的街道上开始出现秦国的商品,而百越的特产也源源不断地运往秦国。
    然而,和平的表象下仍有暗流涌动。一些年轻的百越勇士对与秦国的协议心存不满,他们认为百越失去了太多的独立,渴望重新夺回完全的自主权。其中,一个名叫凌峰的年轻首领逐渐崭露头角,他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秘密谋划着一场行动。
    凌峰深知直接对抗秦国绝非明智之举,于是他决定从内部瓦解秦国在百越的影响力。他们开始暗中破坏与秦国的贸易通道,制造一些小的冲突,试图引起百越民众对秦国的不满。
    大祭司察觉到了这些异常情况,他深知一旦冲突扩大,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将再次被打破。他急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
    “如今,部分年轻人的行为可能会再次将百越推向战争的边缘,我们必须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大祭司忧心忡忡地说道。
    众人纷纷发表意见,有的主张严厉镇压这些年轻人,有的则认为应该与秦国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张良再次站了出来。“镇压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而与秦国沟通也未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我们应该从百越自身入手,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要向秦国展示我们维护和平的决心。”
    大祭司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开始组织一些有威望的长辈对年轻人进行劝导,讲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同时,百越也加强了对贸易通道的保护,向秦国表明他们的诚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凌峰等人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放下了激进的想法,开始积极参与到百越的建设中来。
    百越之地再次恢复了平静,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努力生活,共同为百越的未来而奋斗。而这片曾经被战争阴影笼罩的土地,也在智慧与包容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西瓯国那古老的驿站中,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透过木质的窗棂,轻柔地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似一位温柔的使者,悄然拂过,带来丝丝凉意,然而,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驱散这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张良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袍,那长袍如云朵般洁白,腰间系着一条精致的玉带,宛如一条灵动的蛟龙。他手中捧着贵重的礼物,神色凝重地走进驿站,仿佛捧着整个世界的重量。他的步伐沉稳而谨慎,每一步都仿佛经过了千万次的深思熟虑,如同踏在命运的琴弦之上。那礼物用锦缎包裹着,散发着隐隐的华贵气息,似在诉说着神秘的故事。
    秦国使者端坐在正位上,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散发着不可侵犯的威严。他身着黑色的官服,那官服如同黑夜的幕布,深沉而庄重。衣摆处绣着精致的云纹,似在云端舞动,显得庄重而威严。使者面容严肃,如同雕刻的石像,眼神深邃得仿佛能穿透无尽的时空,看透人心。他的胡须微微飘动,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灰色的光芒,似岁月的霜雪,见证着沧桑的历史。
    张良看着眼前的秦国使者,心中如同被风吹皱的湖水,忐忑不安。他小心翼翼地说道:“晚辈身在百越,有时候也是身不由己。还请使者大人海涵。”他的声音低沉而恭敬,如同潺潺的流水,带着一丝谦卑,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心底最深处流淌出来的。
    “这次百越和秦国能化干戈为玉帛,前辈的功劳功不可没。”张良继续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仿佛仰望星空的孩子,对璀璨的星辰充满了憧憬。“这次回去朝廷一定会给前辈加官进爵,光耀门楣指日可待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使者辉煌的未来,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璀璨而明亮。
    使者手捻须髯,微微扬起下巴,如同高傲的雄鹰。他大声道:“竖子,你虽然是韩国王族后裔,可现在大秦一统,你在百越之地助纣为孽,让百越之地生灵涂炭,竖子就不怕遭报应吗?”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充满了威严和愤怒,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张良的心上。使者的眼神中透露出责备和失望,仿佛在看着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那眼神如同锋利的剑,刺痛着张良的灵魂。
    张良听着使者一口一个竖子,心中涌起一股不悦,如同被乌云遮住的太阳。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但很快又被压抑下去,如同海浪拍打着礁石,瞬间又退去。他的脸上露出勉强的笑容,道:“前辈,晚辈尊重您能不惧生死来到险境,为天下计,为百姓计,您一口一个竖子,让晚辈放在什么地位?”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和无奈,仿佛在为自己辩解,那声音如同受伤的小鸟,低鸣着寻求理解。
    使者大声道:“老夫现在是大秦的礼部右侍郎,科举考试的副主考,状元公,老夫喊你一声竖子,不过分吧?”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负和骄傲,仿佛在向张良展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威,那声音如同咆哮的狮子,震人心魄。
    张良直接站起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他陪笑道:“原来是名扬天下的范夫子!晚辈刚才失礼失礼,早就听说您的学识,一直想拜见您,可是没有人引荐。”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仰和崇拜,仿佛在看着一位偶像,那光芒如同炽热的火焰,燃烧着崇敬之情。张良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抱拳,向使者行了一个大礼,如同虔诚的信徒在朝拜神圣的存在。
    范增,范增礼部右侍郎,天下学子的副主考,确实值得张良这样尊敬。他的名声传遍天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学子们前行的道路。他学识渊博,如同浩瀚的海洋,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为人正直,如同挺拔的青松,不畏风雨,深受学子们的敬仰。
    范增对张良的吹捧不为所动,淡淡道:“状元公,在这里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他的声音平静而冷漠,仿佛在询问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那声音如同冰冷的泉水,不带一丝感情。
    张良走出门外,轻轻挥了挥手,如同指挥着一场无声的音乐会。他吩咐侍从离开十丈开外。他的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在指挥一场舞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和美感。侍从们迅速离去,脚步声渐渐消失在远方,如同远去的潮汐。
    折返回来的张良,神色紧张,如同面临生死抉择的战士。他从怀中取出一枚竹简,那竹简色泽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仿佛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张良的手指轻轻颤抖着,如同风中的树叶,在竹简上书写一张小字。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书写着自己的命运,每一个笔画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写完后,张良双手捧着竹简,恭恭敬敬地呈给范增,如同献上最珍贵的宝物。
    范增接过竹简,看也不看,如同早已洞察一切。他也取出一枚竹简,在竹简上迅速写满小字,然后扔给张良。他的动作果断而利落,仿佛在完成一项任务,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效率和决断。
    范增自负道:“状元公,老夫猜的没错的话,一定是竹简上的内容。”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和得意,仿佛在展示自己的智慧,那声音如同胜利的号角,充满了骄傲。
    张良拿起来范增扔过来的竹简,仔细地看了看,心中涌起一股震惊,如同被雷电击中。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惊讶和恐惧,道:“始皇帝如此歹毒,学生看出了两层意思,没想到还有这样歹毒的阳谋在里面。”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仿佛在面对一个无法战胜的敌人,那声音如同在黑暗中哭泣的灵魂。
    “前辈,这场仗还要打下去了?”张良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仿佛在询问命运的走向。“只是前辈是在这里静观其变,还是?”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等待着范增的答案,那光芒如同黎明前的曙光,充满了希望。
    范增瞟了一眼张良,道:“状元公,老夫暂时回不去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苦涩,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困境,那声音如同飘落的枯叶,充满了哀愁。
    张良听了范增的话,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后,缓缓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前辈,既然如此,那晚辈也愿与前辈一同在此静观其变。或许,我们能从中寻得一线转机,为这百越之地的百姓谋得一份安宁。”张良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在黑暗中闪烁的灯火,给人带来一丝希望。
    范增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张良。他心中暗自赞叹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但脸上却依然保持着平静。
    “哼,你这小子,倒也有几分胆色。不过,这局势复杂多变,你可要有心理准备。”范增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
    张良郑重地点点头,“晚辈明白。但为了百姓,晚辈愿意冒险一试。”
    此时,驿站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拉长了两人的身影。微风依旧轻轻吹拂着,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越之地的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都在暗中涌动,而张良和范增则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在这期间,张良时常与范增探讨局势,从范增那里学到了许多谋略和智慧。而范增也逐渐对张良刮目相看,这个年轻人的才华和决心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然而,他们也清楚地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但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一定能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与安宁。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良与范增在驿站中时刻留意着百越之地的风吹草动。他们如同两位智者,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寻找着那一丝可能改变命运的契机。
    有一日,张良站在驿站的窗前,望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思绪万千。他转头看向范增,轻声说道:“前辈,如今这百越之地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即将到来的风暴呢?”
    范增捋着胡须,微微眯起眼睛,沉声道:“莫急,且看各方势力如何动作。我们需以静制动,等待最佳时机。”
    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来,秦国又有新的动作。据说,秦国派遣了一支秘密队伍潜入百越之地,意图不明。张良和范增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一紧。
    “前辈,秦国此举必有深意。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张良神色凝重地说道。
    范增点点头,“不错,我们需派人打探这支秘密队伍的目的。”
    于是,张良迅速安排人手去调查秦国秘密队伍的动向。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得知秦国这支队伍是为了搜集百越之地的情报,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张良与范增商议后,决定采取行动。他们一方面加强对驿站的守卫,防止秦国的人发现他们的存在;另一方面,开始联络百越之地的有识之士,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在这个过程中,张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他巧妙地与各方势力周旋,试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范增则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经验,为张良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越之地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在这片土地上。然而,张良和范增并没有退缩,他们坚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找到化解危机的方法,为百越之地的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
    在西瓯国那荒僻的边境之地,秋风如同一把无情的扫帚,肆意地呼啸着,卷起漫天的沙尘,仿佛是大自然在愤怒地咆哮。那沙尘如同汹涌的黄色海浪,翻滚着、涌动着,让整个天地都变得模糊不清。大秦中军大帐就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矗立在这片充满肃杀之气的土地上。帐顶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那声音仿佛是无数战死的英灵在低诉,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秦军主帅屠睢此时正如同一个等待审判的罪人,规规矩矩地站着。他的背部微微弯曲,恰似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发射出自己的力量去抵御即将到来的风暴。他那面庞黝黑而坚毅,犹如被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雕琢的岩石,每一道皱纹、每一处伤痕都是饱经战火洗礼的见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不安,仿佛是两团摇曳的小火苗,在黑暗中随时可能被风吹灭。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如同晶莹剔透的珍珠,那是他内心焦虑与压力的外在表现。他身着厚重的铠甲,那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仿佛是一层坚不可摧的外壳,向世人展示着大秦军队的威严。然而,此刻这威严的铠甲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忐忑。
    帅案后坐着上将军王贲,他满脸怒容,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出毁灭一切的力量。他的眉毛如剑般扬起,仿佛是两把即将出鞘的利刃,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好似能洞穿世间的一切虚妄,让人不敢直视。他的嘴唇紧抿着,线条刚硬得如同用钢铁铸就,透露出他的坚定与果断。他身着华丽的战袍,那战袍上绣着金色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一轮耀眼的太阳,彰显着他的尊贵与威严。那金色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张牙舞爪地向世人展示着大秦的霸气。
    王贲怒声说道:“打了一年多,损兵折将,大秦的脸面都让你丢尽了!”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响亮,在大帐中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敲击在屠睢的心上。那声音震得大帐都微微颤抖,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的愤怒而战栗。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责备与愤怒,仿佛在训斥一个犯了大错的孩子,严厉而不容置疑。
    “皇上的口谕,在打不下来西瓯,本将军就接管你的军队,亲自指挥!”王贲继续说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屠睢的内心。他在向屠睢宣告着他的决心,那决心如同钢铁般坚硬,不可动摇。
    屠睢满脸流汗,那汗水如溪流般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落在地上。每一滴汗水都仿佛是他内心恐惧与不安的泪水。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他深知自己的处境十分危险,仿佛是走在悬崖边上的人,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他连忙说道:“末将已经派自己儿子屠列带上一队精锐军士前往西瓯境内,待摸清军力布置在一鼓作气拿下西瓯。”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急切与期待,仿佛是一个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他在向王贲证明自己的能力,渴望得到一丝宽恕和机会。
    王贲撇着嘴,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仿佛是在看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他说道:“我大秦军队一向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将军且不可轻敌冒进!”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警告与提醒,仿佛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在告诫一个鲁莽的学生不要冲动行事。那话语中的威严让人不敢违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