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自由策划人
作者:西廨七叔   边缘时光最新章节     
    很快有人在苏易注册的平台上找苏易咨询。
    “老师您好!能发一些您文旅项目策划的作品吗?最好已经建成,或者是在建的项目。”电脑上有人私信苏易,很有礼貌。
    “您好!请问怎么称呼您?是乡村文旅还是主题旅游?”苏易也很有礼貌地回应。
    “我们准备投资一个乡村文旅项目,项目策划准备外包。在平台上看到老师您的资料,想先咨询一下。”
    “有大概得投资规模吗?”苏易问。
    “这个不一定的。看项目情况。公司根据策划规模来做投资预算。”对方似乎没有确定的投资计划。
    “倾向于那个方向呢?比如说现在比较火的乡村民宿、主题村,特色小镇,或者农贸集市。”苏易初步判断应该是一个企业在做跨行业拓展规划。
    “具体我们也不专业,就是有点像现在比较火爆的崃山360°微度假那样的。”对方说自己不专业,但希望像崃山360°微度假那样能成为网红项目。
    苏易觉得怎么这么巧?就问到了自己做的项目。想了想,苏易问:“项目选址有方向吗?”
    “肯定不能再到崃山,老师能给个建议吗?您觉得木江怎么样?”对方问苏易的建议。
    “贵公司是在木江吗?”苏易问。
    “总部在榕市,木江有分支机构。”
    “能给个你们的投资愿景吗?”苏易问。
    “能赚钱就行。再咨询一下,老师您怎么收费?”平台不直接和用户谈费用,由供需双方谈好费用后,由平台代收代付,从中抽取一定的费用。
    “你们的策划预算是多少?”苏易虽然准备自由策划人,但并不熟悉行情。
    “投资预算的千分之三。”对方说。
    这个价格倒是苏易在网上查到的收费标准。但对方没有确定的投资预算,也算不出具体的费用。
    “我们双方是在平台签合同吗?”苏易问。因为有的策划人会在和用户建立关系后,线下再进行交易。这样的话,供方可以多收一点,需方可以少付一点。但却存在诚信风险。有的策划人收了定金后就拉黑对方,而有点客户在拿到策划后不再付尾款,或者找各种理由少付尾款。而对于平台来说,详细信息都是付费项目,所以,对于线下的交易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公司的计划并没有形成决议,所以,公司让我先以个人的名义向老师咨询。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直接签合同,不通过平台。”
    “具体怎么操作?”苏易问。
    “老师您先出一个大纲,公司如果通过后,我们再签合同。”
    “贵公司的名称?”苏易问。
    “在签订合同之前,公司不希望先暴露自己的投资身份。所以,这个不太方便。请您理解。我们相互留个qq,先在线上沟通。”对方的理由似乎也有其合理性。然后对方把自己的qq号发了过来。
    苏易想了想,也把自己的qq发给了对方。
    “老师做这个大纲,大概需要几天?”
    “十天之内。”
    “能在五天做完吗?公司希望尽快确定是否投资。”
    “好吧。五天内我把大纲发您qq邮箱。”苏易想了想,只做个大纲,五天时间也够了。
    “方便留个电话吗?”苏易问。
    “还是先qq联系吧。”
    对方下线后,苏易心里粗略地算了一下。按三千万的投资规模算,这次的策划大约有近十万的收入。看来,自己选择自由策划人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接下来苏易开始构思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个没有方向,没有规模,也没有愿景的命题。
    首先,没有策划方向。虽然对方说做乡村文旅,但乡村文旅也有很多分类。观光田园、乡村民宿、主题街区、特色种养殖……
    其次,不确定投资规模。乡村文旅项目的投资规模可大可小,小到十万元打造一个小环境,作为野炊露营、十多亩农田做景观打造,大到可以做几十亿做区域性整体打造。
    最后,连选址方向都没有。不同的选址有不同的主题打造,并不是一个策划就可以适合所有地方。
    而最关键的是,这个策划委托并没有向苏易表明委托人的身份。这就有可能导致苏易根本不是在给委托方做策划,而是一个同行在苏易这里套方案。也就是说,没有合同,如果对方拿到苏易的方案后,如果苏易的方案做的好,直接拿着去找真正的委托方收钱。而在苏易这边,来个人间消失,苏易连上哪找人都不知道。
    苏易不是没想到这些。但他仍然决定做,就当是做一次命题作文,当练手了。
    接下来苏易开始构思。在没有对方任何信息的情况下,苏易只能虚拟的投资主体来做这个策划。
    没有策划方向是吧?好,把现在已经有的文旅项目先做个粗略统计。乡村文旅现在还处于探索期,虽然一窝蜂上了不少,但也就那么几大类。然后再根据可以查到的信息,做个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一个比较好的类型。
    乡村文旅项目的策划,其核心是主题植入与商业模式设计。
    首先是文化底蕴的挖掘。
    乡村文旅属于微度假,也就是周末或者休息的时候来一次短途休闲旅行。目标客群是50公里以内的中心城区的长住居民。
    在古镇、遗迹已经被炒糊了的文旅市场,人们对古迹已经不太感冒,何况,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能炒作的历史底蕴。
    当特色小镇的概念被官方推出后,不少策划人开始在特色上动脑筋。
    靠山的,炒作徒步和户外。临水的炒作垂钓和露营。啥也没有的,干脆弄个广场来个广场舞大赛……
    榕市,算是茶马古道的起点,这不就结了。苏易决定,以茶马古道这个主题来做文章。
    这样,连选址也可以来个全域覆盖。
    不确定投资规模?如果是在榕市区域内,先排除国资背景的企业。因为如果是国资背景的企业,不可能直接联系策划人,而是先由政府采购平台发布招标公告。而民企,几个知名的大企业网上也可以查到。先在他们的官网上研究一下他们的战略规划,这样基本可以排除一些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进行文旅项目投资的企业,首先可以排除的是高新技术类,因为这类企业基本会考虑进高新园区,而文旅类项目的商业模式和高新技术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在高新技术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很难腾出精力顾及其他领域。其次基本排除零售和流通领域的企业,因为这类企业也属于大服务行业,但其优势和关注点是市场终端,而不是平台,虽然有可能参股,但不会主导投资。
    通过分析,苏易认为最可能得应该是开发、建筑和餐饮类企业。
    首先,开发企业现在有向郊区或者三四线城市拓展的大趋势。说好听点,是降维打击,而真实情况是,中心城市的资源储量已经越来越少,而开发成本越来越高。而且,面临开发巨头的挤压,已经很难再中心城区有所作为。其次发展乡村文旅是乡村振兴最有效的途径,大力度的政策扶持会有效引流社会资本。
    而对于建筑商来说,工程款拖欠几近于常态化,把自己的优势用于乡村项目的开发,等于是跨过了中间商,直接降低了开发成本。这也是不少建筑企业开始涉及乡村文旅项目的原因。
    餐饮企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以美食打造主题村域或者小镇。
    而这些企业,不论其自身的实力还是投资格局,都不太可能进行区域整体打造。
    于是,苏易把投资规模设定在五千万以内。
    至于最关键的委托人身份,苏易想,反正当练手,也就不再去纠结。
    思路有了,苏易开始着手做这个命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