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体验360°微度假
作者:西廨七叔   边缘时光最新章节     
    苏易走到空地上,对着大家挥了挥手,然后说:“今天在大家报的菜品中,通过网上评选,选出了十道菜。”说完,苏易报出了十道菜名,然后接着说:“请这十道菜的申请人到前面。”
    于是,从聚集的人群中走出了十来个人,有男有女。
    而一处比较宽的空地上,七八个人穿着统一的衣服,在搭建帐篷。看得出来,还不太熟练,但已经搭建起一个长条冷餐桌,在冷餐桌后面还搭起了一个天幕。
    房村长指着搭帐篷的人说:“这些都是我们村上的。就晚上活动的时候来搭帐篷,帮忙打点杂,然后,明天早上帮着收帐篷。一次两百块钱。这几爷子积极得很。”房村长有点炫耀地说。
    冷餐桌旁,小陈和夏斌在忙乎着什么。
    曾燕留心了一下,是在冷餐桌上摆放餐具和食材。
    “食材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请申报人检验食材。”小陈和夏斌打开户外灶具的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了一些食材。
    曾燕有点看不明白,于是问站在旁边的沈静:“沈老师,你们苏总这是什么操作?”
    “一种娱乐活动。在活动规则中注明,参
    加活动的人都可以报一道菜,每次活动在报名的菜品中,通过网络平台,选出十道。入选的人可以整个费用六折。而在活动中,如果获得前三名,都有奖励。比如,第一名,不但费用全免,还有五百元奖金。第二名,费用全免,第三名,费用五折,也就纯成本。奖励还在其次,主要是好玩。因为报名做菜的人,不能是职业厨师。”沈静尽量简短地给曾燕解释。
    “那食材的费用呢?”曾燕看了看准备的食材,有川菜、粤菜,甚至西餐的牛排。这食材费用也是不低。
    “一道菜做五份,然后在这个活动中拍卖。”沈静说。
    “拍卖?这菜怎么拍卖?”曾燕又一次感觉到不可思议。
    “因为十道菜是在网络平台中选出来的。也就是说,这选出来的十道菜,肯定是有市场的。一道菜五份,让参加活动的人自己选择。比如,我们今天想吃牛排,就会在牛排做好后,来竞拍。如果起拍价是30元一份,十个人想吃,于是,大家出价,价高者得。拍卖所得,在扣除食材成本加15%的采管费后,再扣除5%的工具使用费,剩下的,由我们和做菜的人四六分成。做菜的人得六,我们留四。”
    “不是还有奖金吗?”曾燕觉得这活动有点意思,也有点复杂。
    “奖金归奖金,拍卖分成归拍卖分成。”
    “对了,那为什么专业厨师不能参加呢?”曾燕没想通,为什么不让专业厨师参加。
    “因为我们不是烹饪比赛。主要是加深游客的体验度。也就是能一种娱乐而已。如果专业厨师参加了,其他人大概也就没信心参与了。”沈静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想明白这个问题,当时苏易就说:如果厨师参加,其参与群体就会受到限制,而且,专业厨师,也不一定对这种非专业的娱乐性比赛感兴趣。
    “原来如此。”曾燕好像明白了一点。
    两人说话间,十名参加厨艺pk的人已经换好了白色的厨师服和白色的帽子。这些当然是苏易他们准备的。而其他人,已经分别聚在自己投票选的菜品厨案边,看参赛的选手开始制作。
    这时,帐篷也亮起了露营灯。整个盐官桥码头便有了星星点点的灯光。
    “曾局,一会我们选啥?”陈书记和刘书记这时来到曾燕旁边,虽然这样的形式是政府工作接待中绝无仅有的,但陈书记也被这独一无二的形式吸引,毕竟,工作餐吃了这么多年,像今天这样,也算是开了眼界。
    “对了,沈老师,这十个人做菜那得做到什么时候?”曾燕想,这形式虽然新颖,但这么等着做菜,恐怕时间会比较长。
    “每个人的时间是十五分钟。除了需要特别整形的菜,其他食材都是已经洗切好了的。”
    曾燕这才发现,这个户外灶具竟然有十个火头,也是是十个人是同时制作。
    “十五分钟?够吗?”曾燕在家不做饭,总觉得做饭会花很长时间。
    “在活动规则里已经注明了的。另外,今天,还有另外的加时五分钟。”
    “怎么今天加时了?”
    “陈雪老师专门提出,要苏哥做两道菜。于是就加时五分钟。”沈静说的时候,看了看正和自己团队在交代什么的陈雪。
    “你们苏总会做菜?”曾燕觉得这苏易越来越不一样了。
    “曾局您还不知道吧,要是苏哥没喝酒的时候,您问他会不会做菜,他会说,瞎糊弄几个家常菜。”说到这里,沈静停了下来。
    “那要是喝了酒呢?”曾燕也知道沈静是在卖关子。
    “他会说,只会做三样。”沈静说到这里,看着曾燕。
    “也不算酒话啊。不是说有的人没喝酒说我是亚洲的,喝了酒就说亚洲是我的吗?”曾燕想起了网络上的一个梗。
    “苏哥的三样菜,是川菜、粤菜、西餐。”沈静说完自己都笑了。
    “啊?还真是酒话。”曾燕也没忍住,跟着沈静笑。
    突然,灶具那边想起了一阵掌声。几人忍不住看过去,长条餐台上已经摆好了五十份菜。而大家鼓掌,是因为苏易正站在一个灶台前,而陈雪正拿一个带子在蒙苏易的眼睛。
    带头鼓掌的是陈雪的团队,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你们苏总这是要干啥?”曾燕问沈静。
    “陈雪老师出的题,让苏哥蒙着眼把菜给切了。”沈静说。
    “你们苏总今天的两道菜是什么菜?”曾燕有点好奇,苏易今天会做什么菜。
    “一个火爆肚头,一个回锅肉。今天是正宗的川菜。”沈静说。
    当几人走到苏易的案子前,苏易已经开始切菜。
    一块已经煮好的五花肉,平放在菜板上,苏易左手轻轻摁住,右手的刀放平,他不是切,应该是片。肉片好后,苏易开始切肚头,肚头没有过水,曾燕问了后才知道,正宗的川菜厨师,火爆肚头必须生爆。
    把肉和肚头切好后,苏易将菜板翻了额一面,然后开始切配菜。
    围观的人有的拿手机在拍,有的在看手机上的倒计时。
    整个切菜准备完后,有计时的报出时间:总共一分四十秒。
    “苏易,还有三分二十秒。”陈雪站在旁边说。
    苏易也不说话,开火,炙锅。然后开始制作。
    当苏易开始颠锅的时候,有一个游客说:“我是厨师,可以很肯定,这绝对是专业水平。”
    于是,有人开始说苏易以前一定做过厨师。
    当开始拍卖的时候,几个游客过来要拍苏易做的回锅肉和火爆肚头,苏易抱拳说:“真不好意,几位大哥,这个真不是拍卖的。是陈导点的,下次,下次来,我再给大家做。大家可以点杀。”苏易抱拳拱手,几个人也没再坚持。
    不一会,五十份菜也拍卖完,大家开始自由组合才河畔围成一圈。
    “砰”的一声,夏斌开了一瓶香槟。然后在香槟塔上开始斟酒。陆续有人过来取了香槟。
    曾燕一行和陈雪的团队,算是苏易这边的客人,大家凑到了一起。
    “苏总,有个问题不知道您是否方便回答?”吃饭的时候,曾燕在心里权衡了半天,最终还是没忍住。
    “曾局有什么疑问只管问。今天您是代表政府来考察项目,所以,我一定真是客观地回答您的疑问。”
    “我看了你们和村上的合作模式,场地和劳动力都以都按市场行情支付,而村上又在项目收益中按30%分红,这样,苏总你们不是很吃亏吗?”曾燕知道这个问题又可能会引起刘书记房村长,甚至陈书记的不满。因为按理,如果支付了场地费和劳务费,村上已经没有任何投入了,没有投入,也就不应该占有股份。
    “是这样的。曾局,我们场地和劳务费都是按成本收的,所以,”房村长还没等苏易说话,就抢着解释。
    曾燕没有理会房村长,依然直直地看着苏易。
    “曾局,今天你们考察的只是项目的其中一项,或者说,只是为项目后期运营做的铺垫,我们当然单项结算。而我们和村上的合作,是以整个盐官乡村为范围,做整体项目策划。换句话说,我们计划对整个眼观乡村宅基地和老屋进行改造,打造主题民宿微度假基地。而和村上合作的核心,就是通过村上把整个村民凝聚在一起,成为这个主题民宿微度假基地的投资人和股东。”苏易从容地回答曾燕的问题。
    “先不谈打造这些老屋的投资,这些村民在把老屋拿出来后,怎么安置?”曾燕这个问题非常尖锐,因为村民的房子做了民宿,总不能让村民没地方住。
    “在原宅基地上以自建房的名义,修建安置房。根据相关政策,农村自建房的规模不能超出二楼一底,单户面积不超过400平米。我们用三户人的宅基地建安置房,按两楼一底修建,两个单元,底楼商铺和车库,二、三楼,每单元两户,可以修建八户。除了提供宅基地的三户村民外,还可以安置五户,也就是说可以置换出五块宅基地和老宅。”说到这里,苏易停了下来。
    “这样,理论上没问题,但这么多村民,意见能统一吗?”曾燕继续问。
    “这不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做宣传吗?”苏易依然见招拆招,条理清晰。
    “这个项目是苏总和你的团队投资吗?毕竟,这近百户老屋要改造,可不是个小数目。”曾燕这时才提出投资问题。
    “曾局,很抱歉!这个问题我暂时不便回答。因为涉及到第三方企业。在没有征得这家企业的同意前,我的确不便透露。”苏易礼貌地婉拒了回答这个问题。
    “嗯。是我唐突了。来苏总,今天我的感受跟以前不一样,就现在而言,没有特别打造环境,也没有过度的炒作,这个项目却收到这样的效果。说真的,我即使作为一个游客,也会非常满意。对了,我功课没做好,游客参加这个项目的费用是多少?这个不应该是商业机密吧?”
    “这个项目有个名字,叫360°微度假。所以,项目的收费是360元\/人。曾局,这个价格够厚道吧?”苏易顺便问了一句。
    大家吃完后,河畔的帐篷都点亮了一盏露营灯。星星点点的灯光映照在河面上,竟然有一种秦淮风月的韵致。
    外面的人也早已吃完,有人到篝火旁和烤羊的纳瓦和他的藏族伙伴闲聊,有的在河畔散步,有的好奇地跑到帐篷边,探头看着帐篷里面。
    突然,一阵琴声压过所有的声音。曾燕循声望去,是陈雪的团队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拉响手风琴,是很有年代感的苏联歌曲《红莓花儿开》。
    陈雪团队的一个女子随着琴声唱了起来:“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一曲唱晚,纳瓦走到了琴师身前,一手抚胸,一手在背后低头鞠躬:“老师哥哥,能给我伴奏一首不?”
    琴师被纳瓦的“老师哥哥”给逗笑了,于是笑着说:“帅哥弟弟,请点歌。”
    纳瓦再鞠一躬,然后回头问自己的伙伴:“整点啥?”几个藏族青年齐声说:“向往神鹰。”
    于是,琴师略试了一下音,跟着河畔就响起了《向往神鹰》的序曲,紧接着,纳瓦领唱,另外三人跟着也唱了起来。
    唱歌的时候,纳瓦洪亮的声音喊了一句:“哥哥们,姐姐们,跳起来。”说完,自己先跳起了锅庄。
    游客们也跟着这极有感染力的歌声、琴声唱了起来,有人也开始和纳瓦他们围成一圈,跳起了锅庄。
    游客也早已认出了陈雪,陈雪几乎是被拉到了跳锅庄的圈子里。
    气氛被拉满,连凌波、文雯、小陈和夏斌也过去和大家围成一圈。
    曾燕虽然也跟着旋律轻轻唱着,但却没有去跳锅庄。她看了看苏易,见苏易静静地站着抽烟,依然是古井无波的神情。她再一次想到了陈雪说的,深邃的眼神。
    此刻,曾燕又想到了那个问题:这个项目真正的投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