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有钱做事,没钱做局
作者:西廨七叔   边缘时光最新章节     
    孙赫想买车不是一天两天了。孙赫接触的客户基本是有钱人,因为只有有钱人才可能找人委托炒股,一般的股民,不可能会有请“经纪人”的理念。和这些有钱人在一起,孙赫总觉得矮了一截,有点直不起腰。一身的大牌a货,虽然别人不说,但他自己却总怕别人问他在哪买的,多少钱。为了这,他没少去那些专卖店逛,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就是了解价格。万一别人问起来,也不至于露馅。可每当他看到那些人把车钥匙随手丢在茶桌上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空着的不只是腰间少了一把钥匙。就连住在屋顶的那个女人,都住在屋顶了,还不爱搭理自己。
    前几天从和客户见面的茶楼回到屋里,儿子已经回来了,在做作业。老婆下班后在厨房里准备三个人的晚饭。孙赫进厨房看了看,一小碗外面买的卤牛肉,一个还没炒的空心菜,还有一个紫菜汤。
    “今天又吃这些?”孙赫的老婆不太会做饭,而他自己更是不进厨房。古文功底并不深的孙赫倒是记住了“君子远庖厨”。一个大男人倒十指不沾阳春水了。
    “不喜欢吃你自己来弄。要不,你请我们两娘母外面吃大餐?”老婆看都没看孙赫,有些手忙脚乱地炒着空心菜。
    孙赫悻悻地出了厨房,坐在沙发上在手机上打开“汽车之家”。
    “明天我想去4s店看一下车。”吃饭的时候跟老婆说。老婆一直不赞成孙赫买车,又没个稳定的工作,平时炒股在家里就可以,装那个面子干啥。
    “看什么车!你既不做生意又不用上班,每天就在家里炒股。花那钱还不如攒起看啥时候能够换个环境好点的房子”老婆给儿子拈了一块牛肉,直接给孙赫怼了回去。她更想换一套房子,一直觉得这个地方的环境不利于儿子的成长。看看这小区里都住的什么人,还不说住在屋顶那些。古时候孟母三迁,挑的不就是个环境么。
    “说你们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现在男人没个台面,哪个跟合作。你以为帮人炒股不需要台面啊?那些大老板还不是看人说话。没这些老板抽起,上哪挣钱买房子?”孙赫早想好了一套说辞。买车就是为了挣钱买房!
    “要买你买。反正我没钱买车。”老婆干脆懒得跟孙赫说。家里的钱是老婆管,老婆这么说就算是表了态。反正我不拿钱,你有办法你就自己买。
    “我支持爸爸买车。”儿子嚼着有点不太好嚼的牛肉转过头说。
    “你知道啥!你支持,你拿钱啊?”
    “班上的同学好多都是家常开车来接,你们就让我赶公交,多没面子。”儿子撇着嘴说。
    儿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以前都是孙赫的老婆骑车去接,最早是自行车,后来是电瓶车。有一天儿子同学问他,怎么没见你家长来接你?儿子说我爸妈都很忙。虽然同学没有再问,可儿子的心里却一直觉得家里没车是件很丢人的事。孙赫觉得在一群开车的家长面前,自己哪怕打的都很没面子,所以基本不去接儿子。
    “买了车这里也停不下来。没见那个巴掌大点的院子每天晚上车都挤满了?我说,有那钱还攒起早点换个房子。”老婆嘀咕着。
    “换房子?房子那么好换啊?没见屋顶还住着那么多人吗?”孙赫知道老婆一直觉得这里是贫民区。
    “你还知道屋顶住着人啊?你看人家的孩子,邻居都是有档次的人,我们倒好,一群烂眼儿!儿子早晚得学坏。”老婆放下手机,抬起头看着孙赫。
    “等他上初中再说吧。”又扯到到房子,孙赫有点索然。前几年炒股赚了一些钱,买了这套房也就差不多,这几年股市行情不好,本来就不多的客户又跑了几个。
    话题到了这里就有点聊不下去,老婆又把手机拿起来。儿子也不再说话。孙赫坐着也无聊,于是起身:“我下去转转。”
    “嗯。”老婆看着手机没抬头。
    路过“停外面”的时候,孙赫看见楼下的老杨正和两个人在喝酒。老小区有一点好处就是邻居之间彼此还算熟悉,虽然不像以前是同一个单位,但毕竟地方小,低头不见抬头见,见过几次就熟了,见面也打个招呼。
    “孙总,来喝点。”老杨笑着招呼孙赫。老杨是那种逢人减寿,遇货添钱的人。
    “刚吃了。”孙赫说着却往老杨那边走去。
    “反正碰到了,一起喝点。老潘,加一副碗筷。”老杨倒是热情。
    “那就不好意思了。”孙赫顺势坐了下来。
    “介绍一下。这是证券公司的孙总。这位是教育局的陈科长,陈科长的朋友,徐老师。”老杨给孙赫和那两个男人介绍。
    “陈科长,徐老师,来,初次见面,我敬你们。”孙赫端起酒杯。被说成证券公司的孙总,孙赫还是很受用。
    聊着聊着,孙赫想起明年儿子就小升初,要是把儿子小升初的事情解决了,说不定老婆一高兴,就也支持自己买车了。能找个熟人办了小升初,可以省不少钱。于是拿出烟给众人散了一圈后问:“陈科长,我咨询个事。明年我儿子上小升初,不知陈科长能给推荐一个好点的学校不?”
    陈科长还没说话,老杨先说了:“孙总你还真问对人了。我今天请陈科长就是因为他刚帮我一个朋友办了一个。”
    “现在比较难。费用也比较高、”陈科长在老杨说完后补了一句。
    “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孙赫问。
    “这样吧,孙总先把孩子的情况,主要是学籍信息,发一个给杨哥。到时候我们在具体商量怎么办。”陈科长没有直接回答。
    “那行。老杨,我们……”孙赫想起还没有和老杨加微信,本来想说“我们还没加微信”,话还接出口,就觉得这么说显得给老杨还不算熟悉。
    “就是,我们下来把你儿子的资料弄下。喝酒、喝酒。”
    “对了,最近准备去看一辆车。”孙赫见老杨一副你还不是要求我的样子,就说。
    “孙总准备入手啥车?奔驰还是宝马?”老杨见孙赫把话题扯到车上,有点不爽。这里虽然是老小区,但一半的家庭都买了车。但老杨没有,孙赫也没有。现在孙赫要买车了,老杨就觉得这孙赫是在挤兑自己。
    “还没定。车就是个代步的工具。”孙赫有点尴尬。这老杨,这不是故意么。其实他心里想的是买一辆性价比高的车。他也没有“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那个条件。而且,现在老婆不支持,他还得另外想办法弄钱。
    “孙总可不能随便买一辆,这是台面问题。你一个证券公司的老总,跟小区那些平头百姓不一样。车是身份的象征,已经不是代步工具了。”老杨一副看别人花钱不心疼的样子。
    “到时候看了再说。对了,你最近忙啥呢?”孙赫不想再扯车的事,岔开了话题。
    “最近中央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已经规划了一百个特色小镇,一家央企正在各个区县市考察,初步选定崃山。如果条件合适,就在崃山落地。我以前在崃山市的时候跟他们李市长比较熟。正在给他们双方协调,如果谈成了,也算是给崃山引进投资。”老杨一开口就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
    “杨哥都是做的大项目。这个项目投资得上亿吧?”孙赫问。
    “规划的盘子是五十亿。央企出手,格局还能小了?”老杨说。
    “那是,那是。”孙赫附和着。
    正说着的时候,苏易也走到了“停外面”。看见孙赫也在这里,就点头打了个招呼。孙赫点了个头,就继续和老杨他们聊五十亿的特色小镇。
    老杨看了看苏易,问孙赫:“你朋友?要不一起?”
    孙赫摇摇头,小声说:“今天才搬来,在……”孙小声说,指了指上面。
    老杨轻轻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于是接着说:“给崃山引进这么大的投资,市上很重视。李市长亲自发话,一定要把这个项目落地。我现在就是在跑选址的事。几个乡镇都在争,我天天被他们追着请去考察。”
    苏易点了一份回锅肉,一碟花生,二两泡酒。菜还没上桌,就又听到老杨提到崃山的李市长、特色小镇,虽然没再刻意去看老杨他们,却留着上了他的话题。
    不一会,菜上来了。苏易端起酒杯准备喝,电话响了。苏易拿出电话,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来电:云岫
    苏易皱了一下眉头,接起电话:“你好!”苏易没有像平常接电话的时候加上称呼,这也是他和李云岫的默契。如果有其他人,就不指名道姓。
    “你抽个时间到崃山来一趟。要不,我安排车来接你一下。”李云岫在电话中说。
    “你看什么时间方便?”苏易说。
    “就这几天吧。要不,我先安排一下时间,定了告诉你。”
    “好的。我等你电话。”苏易大概知道李云岫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好。见面谈。”对方挂了电话。
    苏易没了喝酒的心情,一杯泡酒几口喝完,连菜都没吃完就叫老板买单。
    “哥老倌这就走?”老潘看着还剩了一大半的回锅肉,想了想,又问了一句:“要不给你打包?”
    “不用了。谢谢!”苏易付了钱,起身出门。出门的时候,苏易又看了看老杨那桌,见孙赫根本没有给自己打招呼的意思,也就转头往门口走去。
    孙赫和老杨看着匆匆走出“停外面”的苏易。
    “菜都没吃完就跑了?”老杨说。
    “嗯。看他不像是外面来打工的。今天来的时候我就觉得可能是个垮丝了的老板。”孙赫接着老杨的话说。
    “现在垮丝的老板多。正常。”老杨说。
    “我看他穿的衣服,好像都是名牌。也是曾经有过的。”孙赫很喜欢看到和听到那些曾经有过的人垮丝。
    “你那屋顶的人,层次是越来越高了。”老杨揶揄着说。
    “不然咋叫顶流呢。好了,不管以前多大的老板,到了顶流,那就跟我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了。对了,杨哥,你看你那个特色小镇要不带着我一起?”孙赫倒不一定真的想参与什么特色小镇。他想的是,能和那些央企的领导接触,说不定可以发展几个大客户。
    “还是孙总有眼光,把屋顶这么整一下,一年好几大万。”老杨没说能不能带孙赫,却把话题扯到屋顶的出租屋上。
    “那是给了钱办了手续的。除去费用,也没几个钱。是当时有朋友说想在屋顶租房,这才办了手续。主要是方便朋友。后来朋友走了,就让中介在租。”孙赫在屋顶搭建简易房出租,小区里的人颇有微词。说穿了,是眼红。孙赫对小区的人都说是办了正规手续。
    “对了,孙总,要是你有朋友愿意一起做特色小镇的项目,我们可以一起整。”老杨这个时候却又把话题扯到了特色小镇上。
    “我可投不起。那是上亿的项目。”孙赫说。
    “这些事不需要自己投。信息就是本钱。你可以找你那些有钱的朋友,他们投资,这边也算你一个。这就叫,有钱做事,没钱做局。”老杨一副教人做事的样子。
    “那得看有没有机会。”孙赫说
    “机会随时都有的。就看孙总你自己能不能把握。”老杨倒是很耿直的样子。
    “那我先谢谢杨哥了。来这杯我干了,杨哥随意。”孙赫说完一口干了杯子里的小半杯酒。
    “对了。孙总,别说屋顶都是垮丝的人,那个女的长得还伸展哦。”老杨话题似乎很自然地就从特色小镇转到了屋顶的沈静身上。
    “嗯。是不错。就是有点油盐不进。”孙赫说。
    “如果我们搞崃山这个项目,说不定还真需要一个美女一起跑政府。”老杨说。
    “那我跟她说一下。看她愿不愿意。”孙赫说。
    “不过刚开始没有工资哈。在项目中占股份。”
    “占股份?那么大的项目。”孙赫有些诧异。
    “不是项目的股份。这个项目我们跑下来后,央企那边会把工程的总包给我。我说的是在工程这块。项目股份我们肯定不可能,但几十亿的工程,就算分包也有几个亿的利润。”老杨解释说。
    “哦,是这样啊。”
    “干个几年,等钱拿到了,直接移民到国外,真正实现财务自由。”老杨不知道是在给孙赫画饼,还是自己在憧憬。
    “这倒是。”孙赫的几个客户就是做建筑的。他也知道建筑业这十来年出了不少富豪。如果真有这么个机会,串几个亿的项目,拿的中介费都够一辈子了,还每天盯着k线图看个锤子!
    那个陈科长和他的朋友一直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附和一下。一顿酒喝完,孙赫和老杨给陈科长道别然后一起进了老旧的院子。
    看着老杨和孙赫进了院子,陈科长的朋友说:“你这个朋友够敢吹的。你啥时候成教育局的科长了?”
    “李市长还是他的朋友呢,给我一个科长又怎么了?”陈科长点一支烟,接着说:“你接下来跟你教育局的哥们说,四万块钱,搞定一个国重行不?要是再多,我们就没意思了。”
    “对了,今天这个证券公司的孙总,你觉得他拿得出多少钱?老杨的朋友,恐怕要不了那么高的费用。”
    “到时候再看。娃娃上学,应该能整出一点钱。”陈科长招收叫了一辆出租,两人一起上了车。
    “停外面”的老潘站在门口,听着他们的话,摇了摇头,又转身回到店里继续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