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凤看着自家大哥这一技之长真的很是羡慕呀。
想着自己要不也跟着罗月琼一起去跑外业好了。
毕竟自己不会贴砖,也不会做木工,也没什么手艺。
也就会和灰浆了,但打杂的人这么多,也不是长久之计呀,只能先试试跑外业吧。
————————————————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家里的柜子都全部安装完了。地砖、墙砖也都全部贴完了。
就连卫生间的吊顶也找镇上的店铺来安装好了,两个卫生间的面积本来就小,大半天时间就完工了。
之前吴书华抽时间去杨建强家里把尺寸也量好了。
反正罗叶家的活也干完了,现在就回去继续制作柜子了。
好歹人家杨建强也给了定金的,能快一些做出来,就尽量快一些。
罗月华也继续跟师傅一起去工地上干活去了。
罗国贵趁着空闲时间也会来帮罗文家里干点活。
比如之前大家在贴砖的时候,罗国贵也抽空把墙面的腻子刮了。
反正房间多,这样错开时间,墙面的腻子早点完工也干的快些。
罗文家现在已经在开始刷墙面了。
之前吴书容去镇上买了几桶乳胶漆回来,罗文准备自己给墙面刷漆,也省点钱。
其实前世的时候,服务行业发展的很好,一般买乳胶漆都是包工包料的,也不需要自己动手刷漆,都是包干价。
自家装修房子,一般情况下很少人会单独买乳胶漆。
毕竟自己把乳胶漆买回家,还要单独请人来帮忙刷漆,请人也是要给工钱的。
反正都要花钱,还不如一次性搞定呢,还能便宜些。
但现在卖涂料就是卖涂料本身,如果你要让店铺老板帮你把漆刷好,也是可以的,但那是另外的价钱,要单独收费。
为了省钱,于是罗文就自己干了。
之前贴砖的活和刮腻子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交叉进行的。
现在有一部分房间的腻子也干的差不多了,正好也节省些等待时间。
为了不把地面的地砖弄脏,罗文还专门找了薄膜和一些不用的口袋,把地面的地砖和家具都遮挡住。
“罗老三,你家房子装修的还是快哦,都在刮漆了呀。”说话的是刘家婶子,
去地里干活的时候,偶尔路过罗文家都会来看看。
这不今天又来了。
这一来正好看到罗文头上戴着顶斗笠,在屋里拿着个滚筒在刷漆。
斗笠是用竹篾夹着棕丝编织的帽子,也能挡挡掉下来的漆。
“也不是很快,你这扛着个锄头是准备去干嘛呀?”罗文停下手上的活,见对方背着个背篼,还扛着个锄头,就问道。
“我呀,我去看看山上的红薯大不大,能不能挖了,可以的话,就准备开始挖红薯回来了。”
刘家婶子打算去地里看看红薯长的咋样了。
把长得好的那一批先挖回来。反正一两天时间也挖不完,红薯种的多,挖红薯也需要时间,就分批次挖。
现在已经10月中下旬了,天气渐渐转凉,早晚的时候已经有些冷了。
也到了挖红薯的季节了。
不过现在天气不是很冷,早晨起来,草地上也没有打霜。
如果红薯太小的话,大家还是会再缓缓,等稍微大一些再挖。
但大家挖红薯都会尽量在打霜之前把红薯收回家储存。
通常情况下,霜降节气后,随着气温渐渐降低,早晨起来外面的草上会有一层霜。
这边天气还算好,并不是霜降节气后,清晨的草地上就有霜,一般都是霜降后一个月左右才会有霜。
有些年份气候不算冷,霜降节气后一个多月,才会有霜,甚至更晚些。
所以挖红薯的时间还算充裕。
对于有霜的天气,红薯挖回来以后有很大一部分红薯放久了更容易坏掉,不利于储存。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都要坏掉。
根据大家的经验,大部分村民会在打霜之前把地里的红薯挖回家。
但如果在这之前挖不完也没关系。
只需要将打霜后收回家的红薯单独储存,这部分红薯可以先拿来喂猪或者其他家畜。
反正红薯都是储存来喂养家畜的。
有一些人家会把房前屋后弄一个地窖,把红薯存放在里面。
罗叶家也在屋后的竹林里面挖了一个小的坑洞,当做地窖用来储存红薯。
毕竟红薯多了,家里也没那么大的地方存放。
不过今年就不用了,可以直接堆放在老房子的堂屋里面,反正屋子够宽敞,可以堆放很多红薯。
也不用放在地窖里面了。
放在地窖里面也费劲,搬下去,搬上来的,也折腾。
既然家里有地方堆放了,也省事了。
这些天吴书容已经在挖红薯了,家里自从承包荒山以后,就把荒山除开每株桃树的地方,都种上了红薯。
尽管荒山上的土地并不肥沃,土层也不厚,红薯也长得比其他土地里面种的红薯,要相对小个些,
但那么大一片山,总量多呀,有总比没有强吧。
而且不管是红薯藤还是红薯都可以喂猪。
红薯还可以煮好后,拌着玉米面喂鸡鸭。
反正自从承包荒山后,家里的家畜都多养了很多,也不用担心没粮食喂养了。
“姐,来坐会儿,歇歇。”吴书容见刘家婶子没有打算急着去干活的意思,干脆抬了根板凳,招呼她来坐坐。
“我家的红薯都已经在挖了,荒山上种的多,结的也小个,反正长得慢,就挖的早些。
挖迟了怕挖不完,就怕天气渐渐变凉以后,打霜。到时红薯也不好保存了。
你家的红薯苗跟我们家的是差不多时间种植的,应该挺大个了吧?
我家的红薯还种在荒山上的,那里土壤贫瘠,都已经在挖了。”吴书容跟刘家婶子闲聊几句。
刘家婶子隔三差五的都会来看看,应该也是有打算修房子的,只是还在观望阶段。
“谢谢,还麻烦你抬凳子,又不是外人,还特意抬什么凳子呀,不用那么麻烦,我自己来就行。”刘家婶子把锄头和背篼放在屋檐下,进屋接过吴书容抬的凳子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