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死别的思念
作者:小短手跨星河   过目不忘是你,还是你最新章节     
    苏卿云也点头回道:我也很钦佩苏大人,他是我的榜样。由此可见,自己的爹爹的成就非同小可。不仅推动了陆国的经济和医疗,还能获得那么多人的尊敬和崇拜。作为苏铭逸的女儿,苏卿云感觉还是挺骄傲的。
    回到帐篷的苏卿云,看着未写完的兵法典故,轻叹了一声。苏卿云一边研墨,一边感慨自己就是个操劳的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就没少干!不过埋怨归埋怨,活还要干的。苏卿云把兵法收起放到一旁,又展开了新的纸张。
    苏卿云先编写西疆特有药材的资料,绘制草药的图样,再到文字的详细介绍。把草药的生长习性,采摘时间,炮制方法,药品作用,经典药方,服药禁忌都一并写了下来。苏卿云感觉自己就像是碎碎叨叨的老婆子,生怕服药的人出一点儿岔子。
    突然听到外间南星的咳嗽声,苏卿云立马就搁笔说道:南星,我马上就去洗漱休息。作为一个合格的室友,不能打扰别人的休息,是苏卿云基本的守则,即使这个室友只是她的仆人。事实上,苏卿云作为现代人,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骨髓。
    第二日,苏卿云实在写得累了,就打坐去修炼火灵力。一进识海,就被自己那超大华丽的火凤凰惊到了。才两天没进来,虚无的火凤凰居然已经完成了实体化,且能量比之前在淼国时更加充足。苏卿云百思不得其解,貌似自己也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呀?
    不过都已经来了识海,苏卿云还是撇开杂念,专心修炼了起来。待修炼结束,苏卿云还是决定出去走走,想找寻一下自己火凤凰突然变得强大的原因。才出去没多远,路过的士兵都热情地跟自己打招呼,苏卿云笑着回应得脸都有些僵硬了。
    算了,自己并不适合打听的工作。有这个时间不如早日完成资料,也好早些启程回家。于是,苏卿云转身回了帐篷,喊来南星,让他去打听这两天到底发生了哪些大事?写完药材的苏卿云,又开始写棉花种植的流程。
    小时候天微亮就要起床,跟着大人去棉花地里拿着公花,给植株上的母花授粉的记忆席卷而来。每次从棉花地里出来,身上裸露的皮肤都是大大小小的划痕,还有很多蚊虫叮咬的红包。棉花收成时,又要去地里采棉花,还得取棉籽,晒棉花。
    普通农户家庭出身的苏卿云,因为家庭实在贫穷,在她满月之后,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从小就跟着奶奶长大的她,看着奶奶干很多繁重的农活,都会很贴心地帮忙。不过小小年纪的她,大多数的时候都只会帮倒忙。
    比如清晨给菜地浇水,被铁牛飞到手上,把手指夹出了血。怎么都拿不下来,越甩还夹得越紧!最后还是奶奶灵机一动,抓着她的手把甲虫泡溪水里,那铁牛才松开了大钳子。
    跟大人学习插秧,第一次下田就被蚂蟥钻了小腿。怎么拉蚂蟥都拉不出来,因为害怕哭得那个撕心裂肺!最后是叔叔跑回去抓了一把盐,给自己撒在了腿上,那蚂蟥才蜷缩着身体掉了下来。
    那时家里穷,村里只有远处有一口四方井。村民们日常喝的水都是得去那口井打水,大人农活忙碌很少去。都是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之后,各自带着水桶,成群结队地步行去打水。
    苏卿云那时还小,每次看到他们从我门前经过,都特别羡慕。可家里没有适合她的小水桶,奶奶拗不过我,就给了家里唯一的暖水壶让她提着。又再三叮嘱,托付大孩子帮忙看着她。
    等到了井边,大孩子都不准苏卿云下去打水。就帮着她把水打好,塞好了暖瓶塞才递给了她。苏卿云一路都小心翼翼地提着暖水壶,结果因为看到奶奶很激动,在家门口把暖水壶给摔碎了!
    所以,奶奶都很少让苏卿云帮忙干活。直到后来岁数大一些了,苏卿云才能熟练地帮奶奶种菜、除草、掰玉米、摘棉花的这些活。只可惜,苏卿云才刚会干活,就被父母接到广东去读书了。
    刚分离的那段时间,苏卿云因为思念奶奶,日夜哭泣。但奶奶在老家有很多农活要干,又喂鸡鸭,根本就走不开。日益消瘦的苏卿云,最终是在妈妈坚持不懈的关怀中,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父母作为普通工人,苏卿云读小学都需要交昂贵的借读费。因为当时广东的政策,初中不能在当地入学。于是,父母就暂时先把苏卿云单独送了回来,寄住在舅妈家中读初中。
    回家之后,奶奶一有时间就会来看望苏卿云。只可惜好景不长,奶奶在苏卿云读初二的那一年,就喝农药自杀了!原因是跟儿媳妇吵架,小儿子帮着自己的媳妇打骂奶奶!
    匆忙从广东赶回来的父母,领着苏卿云去乡下奔丧时,她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听到了哀乐,看到了那具黑漆漆的棺材,苏卿云才觉得自己的心脏被人生生地剜去了一块!
    苏卿云当即跪在堂前,泪如雨下!奶奶,你为什么要这么傻?小叔叔不孝顺,就不要跟他生活在一起了呀!爸爸一再提出接你去城里生活,你就应该答应!奶奶,为什么不给自己回报的机会?
    公子,公子!正当苏卿云沉浸在悲痛的回忆中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喊自己。苏卿云擦拭了自己滑落的眼泪,问道:南星,怎么了?这是南星第一次见到苏卿云哭泣,顿时觉得手足无措。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公子,你让我调查的事情有了结果。
    苏卿云整理好情绪,问道:如何?南星回道:公子说的五文钱一斤的湖盐,已经在军中传开了。大家都说公子非常仁义,都纷纷为自己的家人定了许多食盐。
    另外,公子说的放牧、种菜和采药的事情,也被大家知晓了。将士们过够了西疆的苦日子,觉得公子的提议非常好。因为最终的受益者是他们自己,都对公子感恩戴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