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转个口信
作者:溪水加塘   1983渔耕山海间最新章节     
    这边说着话,那边梁母已经做好了饭菜。
    今天照例有清蒸鱼,所不同的是,这次没舍得蒸海鲈,而是为了安慰梁小海,特意留下来的白姑鱼。
    照例是撒了层黄黄的姜丝、翠绿的葱丝,看起来很是诱人。
    其实味道跟海鲈鱼还是有不小区别的。
    白姑鱼有个特点,鱼肚子里清理不干净的话,就会发苦。另外,鱼鳞也比较厚一点。
    可能这也是它为什么卖不起价格的原因之一吧。
    还好,梁母把鱼腹中的东西处理得非常干净,所以吃起来,味道还是不错的。
    饭后不久,梁自强打算去屋外的茅房上个小厕,路上却瞥见一大一小两个人蹲在太阳底下玩蚂蚁。
    一边玩还一边交谈。
    三岁的梁小海:“姑姑,‘狗娘养的’是什么意思?”
    梁丽芝骂了一声:“你笨呀,‘狗娘养的’还是狗啊,总不能生出猪啊、鸡来吧!”
    梁小海:“可是爷爷为什么说是‘狗娘养的’把我们家船偷走了?”
    梁丽芝认真想了想,非常肯定地回答道:
    “这不简单,一定是狗把船偷走了。”
    “那得多大的一条狗?”梁小海似乎有点无法想象。
    “反正是老大老大的一条坏狗了!”梁丽芝不容置疑地断定道。
    梁自强:“……”
    居然完完整整地听完了这段神对话,他感到整个人都不好了。
    什么玩意狗偷船!
    谁是狗了?
    他甚至想向大嫂去请教敲爆栗的技巧了!
    一整个中午,梁自强都不想搭理那一大一小两個傻玩意了。其实那两人也根本不需要他理,那么大太阳下,玩蚂蚁玩得都停不下来。
    一群蚂蚁估计都被他俩一窝端给玩死了。
    他拣了个阴凉的地方眯了会,任由咸咸的海风沿着海边一路吹进村里,吹过脸颊,带来一丝丝清爽。
    最大的心病已除去,就像拆除了一颗定时炸弹,身子都轻了些,风中吹着吹着,直接就睡着了。
    醒来时,大哥和弟弟正出门,要去别人家继续帮下午的工。
    梁自强本想去推高脚罾,转头想了想,今天初七,这个点潮水已退,再涨起来那得是晚上的事了。
    高脚罾今天是没法推了,但赶海挖蛤捡螺却是还算恰当的时机。唯一遗憾是太阳虽然没中午那么毒辣了,但还是不小。
    他进屋拿了一顶竹笠,其实就是比一般的斗笠都要小一号的那种,同样也是用竹子编的,在他们这又唤作“笠嫲”。
    无论烈日还是风雨中,渔民们都戴着这种“笠嫲”整日劳作,远远望去,也是一片独特的风景。
    梁丽芝见他要去赶海,自然也是跟着同去。
    梁父也出门要去干活,三人便一同走出了家门。
    才走出没几步,却见一个颇为眼熟的中年妇女朝向他们家这边,迎面而来。
    “你们几个正要出去呢?不会耽误你们做事吧?”
    中年妇女先开了口,笑眯眯地对梁自强三人说道。
    转念之间,梁自强记起了对方的名字。
    与此同时,父亲已经顿住脚,郁闷了一天的脸也立马现出了笑意来,招呼道:
    “玉嫂是有事找我们?快进屋。耽误什么,一天到晚都是忙那几样事,也没一件是要紧的!”
    “不进屋了,过来给你们带个话就走。”
    陆红玉话是这样说,可梁父哪肯让她站外头说话,硬是把她让进了屋里。
    袁秋英一见陆红玉,忙去倒茶水了。
    还好家里平时都备着茶,虽然是最廉价粗劣的茶叶,但一家人却离不开茶,每天都得喝几杯。
    梁自强则主动从母亲手中接过茶,热情地端给陆红玉。
    能不热情吗?眼前坐着的可是他的月老!
    陆红玉是从附近的花谷村嫁到鲳旺村来的,陈香贝一家便都是花谷村的。
    一年多前,便是陆红玉牵线,介绍梁自强与陈香贝相互认识的。
    虽然直到现在还没能拿得出彩礼金正式办婚事,但两人结婚也是迟早的事了。
    这会儿陆红玉上门来,多少会与陈家有关。
    果然,陆红玉接过梁自强手中的茶喝了一口,冲他笑了一下,便转向梁父道:
    “跟我还客气什么!我过来真没多大事。就是昨天回了趟娘家,碰见你亲家老陈了。
    他们家今年种了不少西瓜,眼看摘完最后一批,就要把地翻了种秋甘蔗。听说你们家没种瓜,就让我转个话,叫你们去个人,提一点西瓜过来吃!”
    梁父倒是没想到会是这事,当即呵呵笑道:
    “我那亲家也是,辛苦种的瓜还尽想着我们!劳烦你走一趟了,明天就让阿强过去。就这一件事?”
    陆红玉点点头:
    “就这事,没别的了。”
    又转向梁自强笑道:
    “昨天我还碰见香贝姑娘了,一段时间不见,这丫头长得更加水灵了。我看着你们两个长大,一直就觉得你们俩般配,没想到,还真被我撮合成了!
    香贝可是个人人都夸的好姑娘,你又是个勤快能干的年轻仔,两个人以后肯定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梁自强由衷道:
    “借玉婶的吉言。这事真的多谢玉婶了!”
    梁自强对玉婶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当然他更感激老陈一家子。
    老陈家明明知道梁家的条件,连个住房都是租村里的,但并没有因此嫌弃。
    他们看上梁自强,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这真是个挺不错的小伙。
    梁自强从十四五岁起学着出海捕鱼,年轻一辈的渔民中,真挑不出一个像他这么能干,捕鱼能力比老渔民都毫不逊色的。
    再加上他长得比父亲还高大,在南方渔民中算是比较少见的个头了,样子也周正。
    两样加起来,就已经让老陈对这个未来女婿很是中意了。
    这要是放在后世,就算再怎么勤快能干,光是家里没房这一条,就入不了老丈人和丈母娘们的法眼,更别梦想娶陈香贝这样模样俊俏的女孩了。
    陆红玉也有事要忙,话带到后,喝了几口茶就起身离开了。
    梁父叮嘱梁自强道:
    “明天你去花谷村,也不能空手去。先别赶海了,拿些钱,跑趟供销社买点罐头、白糖,明天再从家里拎些鱼干,带去老陈家。”
    “好嘞!”梁自强当即应道。
    钱平时都交给梁母收着了,这会儿她也听到梁父的吩咐,转身就去里屋拿钱了。
    再出来时,梁母手中直接捏着一张大团结。别看她平时抠得厉害,这时候倒没有半点犹豫。
    看到婆婆拿这么多钱给梁自强,一旁的邝海霞不由撇了撇嘴。
    梁母也不知有没有看见大儿媳的表情,将钱塞到梁自强手中,还顺便问了声“够不够”。
    “怎么都够了,只多不少。剩下的到时我拿回来。”
    梁自强当即爽快地表示。
    大嫂刚刚脸上那表情已经很露骨了。
    虽说这钱也是他推高脚罾、放地笼网挣回的,交到母亲手里都还没捂热,可现在既然一大家子还没分家,挣回家来,暂时就是全家的钱。
    他不想到时又听大嫂在耳边唠叨个不停。
    再说,在他记忆中,这个年代的物价还是挺便宜的,十块钱已经够他买不少东西,体体面面地出现在陈香贝的家人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