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洋鬼子朝贡,蒸汽机和农科院!
作者:晴天   谢邀,人在大元,骗钱造反最新章节     
    “若是如此,湾岛是不是也该动手了?”
    说话的是刚从军机赶来的周匪。
    “若不趁此机会将湾岛处理掉,日后渡江北伐,必将成为我军心腹之患、”
    西南之战本就牵扯甚多,又多了阮墨清这个雷,谁也不能保证他会不会不顾背叛大明。
    这里头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全都少不了周匪这个军部大佬。
    这不,刚把商定的计划给赵玉送过来,就又给自己揽了一堆活。
    “周将军言之有理,水战之事,就交给文全吧。福州那边的船厂情况如何了?”
    周匪闻言却是愣了一瞬,船厂隶属军工处,由赵玉派人直接领导。
    他虽说是军部首脑,但不改自己知道的,从不擅自插手。
    如今赵玉问他船厂的情况,这可不是他这个军部首脑该知道的事情。
    可上司问了,你总不能一问三不知吧?
    周匪一百八十个心眼齐转弯,答的滴水不漏:
    “船厂和工兵处昨日刚递了条子上来,第三批新型的战船也可以投入使用了,第一批和第二批水军也完成了初步训练,在面对海盗和水匪的战场上表现也非常不错。”
    赵玉满意点头,心中却暗骂老狐狸。
    真是一点招都不中。
    “既然如此,那就动手吧。”
    得了明确的答复,周匪逃也似得走了。
    王青云有些无奈的缩在角落装鹌鹑。
    自从生完孩子,主上的脾气越发孩子气了。
    总喜欢戏弄周将军这个老实人。
    周匪一走,倒霉的就是她了。
    好在如今负责商部的秋儿及时的解救了她。
    “主上,回航的船队带了一群藩国人回来, 如今已经安顿在驿馆。对方带了藩国的表文和朝贡,主上可要召见?”
    赵玉略一沉吟,而后笑道:“让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者歇一晚,明日早朝见一见吧。”
    次日早朝。
    当洋鬼子们见到端坐上首威仪端庄的女子时,一个个惊的瞪大了眼睛。
    怎么没人告诉他们,大明的新任皇帝,竟然是个女子。
    一群洋鬼子按照驿馆礼部官员的指导,规规矩矩的行了礼。
    他们倒是想不规矩,也得问问大明的战船答不答应。
    大明的海上航线,可是一门门的火炮轰出来。
    从广州一路经过占城,真腊,爪哇,苏门答腊,古临,佐法尔,直达非洲。
    这一路上,各个国家,势力,一直以来认的都是大元的通关文牒。
    如今贸然换了人,不真刀真枪的干几场,这些人岂能听话。
    而此次回航之后,航海局也即将展开赵玉提议的寻找新大陆的计划。
    所以说,如今大明的银子也没那么凑手,赵玉是真不想和大元正面开战。
    好在大元新皇帝配合,也是能拖就拖。
    如今这帮富得流油的洋鬼子自己送上门,赵玉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宰狗大户的机会。
    早朝一结束,赵玉就亲自带着这帮洋鬼子和江南大户们,去了商部新建的集贸市场。
    偌大的码头,一座座仓库整齐的罗列在主干道两侧, 四通八达的街道旁,一间间规整的铺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
    各种华贵精美的布料,瓷器,食盐,茶叶,还有各种精巧的琉璃,玻璃,香薰,肥皂,包括一些木质的小玩意,堪称艺术精品。
    琳琅满目的新奇样品,简直惊掉了这帮洋鬼子的下巴。
    其中一个本土商户,也是浑身一震。
    他家世代经营布匹,做布匹生意足有百年。
    可是.......眼前这些布匹的质量,花色,完全超越了他的想象。
    要知道,他出海也不过四个多月,金陵竟然完全变了一副样子。
    显然这布匹的技艺,染色,都绝非往常的货品质量。
    得到允许之后,这些人纷纷亲自上手,一摸整个人脸色都变了。
    几个洋鬼子立马开始问价。
    丝绸在西方本就极受欢迎,只是后来西方走上工业道路,生产力大大提升之后,才摆脱了对东方布匹的依赖。
    但现在,不好意思,珍妮纺织机,现在叫二狗织布机。
    赵玉只提了个设想,下面那群工匠就给研制出来了。
    包括水力设备,研究院那群疯子,真是给了赵玉一个大大的惊喜。
    果然这个英雄的民族,任何时候都是人杰辈出。
    其中几个研究员更是思想超前到,让赵玉觉得他们才是穿越过来的。
    他们甚至从水力设备上得到启发,已经开始研究蒸汽机了。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赵玉直接冲到研究院,逮着那个蒸汽机项目倡导者对了半天暗号。
    这才确定了,这家伙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
    几个洋鬼子兴奋的讨论着。
    眼前的东西,不论是布匹还是那没见过的香薰,茶叶,瓷器,琉璃,他们全都想要。
    只要能顺利回到他们的国家,这些东西所能带来的收益,难以估量。
    甚至有可能凭借这些得到国王教会的青睐,也混个爵位当当。
    赵玉一统南方不过两年时间,如今的江南百姓,人人都能吃得上盐,穿得起衣。
    大量工厂,作坊的出现,让许多没有土地的北地流民纷纷涌向江南。
    就连贵州,江西等地方的百姓,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陪完这些商贾洋人,赵玉马不停蹄的去了农科院。
    红薯,土豆等作物的种子,经过航海队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并带了回来。
    只是种出来的植株产出极差,第一波种出来的,每一株只结了小猫三两只,还都是只有核桃大小。
    有的甚至只有手指头大小。
    如今农科院的人,正在想办法提高质粮产量。
    农业上的事,不是一天两天能见效的,这得不停的种植,观察,选种,但好在赵玉不仅有耐心,还有时间。
    而棉花也是赵玉重点关注的项目。
    历史上,大明一直处于小冰河时期,天气异常寒冷。
    而棉花的广泛种植和应用,对于大明未来的江山社稷可谓是重中之重。
    只可惜经过试验,这棉花的最佳生长地,还得是西疆北疆,南方并不适合棉花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