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英名永载万年长
作者:皇爷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最新章节     
    教主杨素顿了顿,继续说道:
    “商辂如今已迫不及待想要动手了,这对我们来说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而,我们却不能直接参与其中,以免暴露自己!”
    金禅堂主疑惑道:
    “那教主的意思是……”
    杨素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可以暗中动手脚,破坏他们的计划,让他们自相残杀。
    待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天下必将陷入大乱,那时,便是我们崛起的最佳时机!”
    大成堂主仍有些不解:
    “但教主,我们具体要如何做呢?”
    杨素缓缓道:“商辂的目标是杀死成化帝和太子,然后拥立三皇子朱佑樘。
    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迁都南京,将整个大明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下。
    我们的策略是确保太子朱佑极的死亡,但皇帝必须活下来。
    这样,皇帝为了报仇雪恨,定会派大军南下绞杀那些南方文人士子。
    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便可趁机扩充势力,静待时机!”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野心与智慧:“只要我们巧妙布局,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待到大明内乱之时,便是我们崛起的开始!”
    周围的堂主们此时如梦初醒,他们深深地感受到教主杨素的智谋与策略,他们齐声道:
    “教主洪福齐天,有教主引领。
    天下必然属于我们!”
    教主杨素微微点头,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够洞察未来的一切。
    他平静地说:“是的,当这两股力量在中原大地上相互消耗,蒙古的铁骑将趁机南下,西南的蛮族也会趁机作乱。
    当大明的主力被牵制在边关时,便是我们白莲教崭露头角的时刻!”
    杨素胸怀壮志,他的手掌之中,握有百万忠诚的信众,他们随时可以化为无坚不摧的铁军。
    那时的朱元璋,虽然威震天下,但也未曾拥有如此强大的后盾。
    杨素心中明了,此刻的自己,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所有胜利的要素都已齐备,他又怎么可能失败呢?
    皇城*羽林卫驻地。
    在皇城的深处,隐藏着一处秘密的所在,那便是羽林卫的驻地。
    它像一头沉睡的巨兽,虽然静静地躺在角落,但那股肃杀之气却让人不敢小觑。
    驻地的城墙高大而坚固,仿佛能抵挡一切风雨和攻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温柔地抚摸着青石铺就的演武场,将其染成一片温暖的金黄。
    在这个广阔而庄严的场地上,羽林卫的铁骑们正等待着今天的训练,毕竟今天是太子殿下在台上观看他们。
    他们身穿布面甲,头戴铁盔,腰间佩着锋利的剑,犹如一尊尊铁打的雕像,肃立在演武场的两侧。
    他们的眼神如同北方的星辰,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虚妄和黑暗。
    突然,一声悠长的鼓声划破天际,犹如天神的呼唤,令旗在风中飘扬。
    铁骑们立刻精神一振,仿佛被注入了无尽的力量,整齐地列成战阵。
    马蹄声如同战鼓,在皇城内回荡,激起人们心中的热血。
    铁骑们如同离弦之箭,冲向演武场的中央。
    他们的动作如同一人,每一次挥剑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每一次挥鞭都如同狂风骤雨般猛烈。
    尘土飞扬中,他们的身影若隐若现,如同战场上的幽灵。
    呼喊声、马蹄声、剑击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让人热血沸腾。
    而在演武台的上方。
    太子朱佑极端坐在此,他的目光如同鹰隼,锐利而深邃。
    他看着场内的羽林卫铁骑训练,心中充满了满意和骄傲。
    “戚宁,这些都是你训练的?”朱佑极问道。
    羽林卫副指挥戚宁恭敬地回答道:“是的,太子爷,这都是末将亲自训练的!”
    朱佑极点了点头,他的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笑容:“不错,无论是气势还是骑兵阵型,都是一等一的,你有大功!”
    戚宁谦虚地拱手道:“这都是指挥使万达大人的功劳,末将不敢领功!”
    朱佑极扫视了两人一眼,笑道:“都有功,现在你们就好好的训练。
    将来这些,可都是本宫与蒙古决斗的家底呀!”
    戚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太子爷,不瞒您说,将士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去跟蒙古人一战了。
    他们每天都在抱怨,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出击!”
    朱佑极看着戚宁,目光深邃:“本宫知道大家都想建功立业,可是现在朝堂不稳,今年大家只能休养生息了。
    待明年,本宫一定给大家争取机会。
    毕竟我们还要把河套夺回来!”
    万达和戚宁对视一眼,然后齐声回应:
    “多谢太子爷成全!”
    他们的声音在演武场上回荡,仿佛给所有的羽林卫铁骑注入了新的力量。
    他们知道,虽然现在不能出去与蒙古人一战,但他们的训练并不会停止。
    他们会继续提升自己,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为太子朱佑极赢得胜利。
    太监梁芳面带不满,嘟囔道:
    “主子,这些文人墨客总是让您忧心忡忡,真是烦人至极!”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恼怒。
    年轻的朱佑极轻轻叹息,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深知,这些文人背后,都代表着各自的家族和党派,他们的心思并不总是与皇家一致。
    就在这时,副指挥戚宁愤慨地说道:
    “太子爷,这就是不忠!
    岂能为了家族利益,而置君上不顾?”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文人的不满。
    朱佑极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他沉声说道:“是啊,如果朝中都是忠臣,都一心为皇家着想。
    那么大明又怎会走到如今的地步呢?
    本宫再不努力,待他们坐大,本宫连杀他们的刀都没有!”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忠臣的渴望和对大明未来的担忧。
    然而,他也清楚,目前这些文人已经在暗中谋划着什么。
    他深知,一旦这些文人势力壮大,他手中恐怕连一把可以信赖的力量都没有。
    就在这时,众位将军纷纷跪下,齐声说道:“臣等愿做太子爷的刀,一把锋利刺向那些文人的刀!”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太子的忠诚和对皇家的敬畏。
    朱佑极感动地扶起指挥使万达他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太子朱佑极说道:
    “本宫有尔等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
    大明必将再次崛起!”
    党派文人乱朝堂,武将沙场救国邦。
    奸臣当道民遭殃,忠臣义士心惶惶。
    铁骑如云驰骋急,刀光剑影血染裳。
    将军挥剑斩敌首,壮士奋勇杀敌忙。
    烽火连天征战苦,马革裹尸归故乡。
    忠魂不灭留青史,英名永载万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