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人物小样:赵奎中(一)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在这里,钱亦文是主角,老钱家是三合堡一家大户。
    但其实在三合堡我们赵家也不差,我赵奎中也不差!
    如果不是写书的刻意安排,那么主角可能是我。
    也或者,会是老孙家的孙二牤子……
    总之,未必是钱亦文。
    是赵、钱、孙三家创建的三合堡,而且你听听三个屯子合并前的名字就知道谁更重要了——赵春屯、孙家窝棚、三马架。
    其中,我家先人的立足点是以我家先人的名讳命名的;
    孙家所在的地方,一听名字中的“窝棚”,就知道大不到哪儿去;
    最惨的,要数老钱家的了,连个姓氏都没安排上……
    但最后风头却被老钱家给出尽了,咱也不知道钱小子和写书的是什么关系,咱也不敢问。
    其实,老孙家倒不见得冤枉,因为他家几代人也确实没活出什么彩头来。
    可我家不一样。
    我爷爷说,他爷爷带着我太爷爷在这里跑马占荒的时候,老钱家真的还没来呢……
    不信?我跟你扯这谎有啥用?
    我就说一件事儿,你准信!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末末,有那么一段时间流行给世代居住的地方改名……
    叫“马大棒子”的,太土,得改叫卫星;
    “刘财主屯”,这名字带有深厚的、旧的腐朽意味,一定得把名字改成火箭;
    “三门刘家”,这名字很小气,改叫东方红才说得出口……
    等到我们县想要顺应形势给地名大换血的时候,稍晚了些。
    那些大气的名字早被人都占去了,不信你去查一下,全神州叫东方红的地方应该不少于1000个。
    为此特意多事去查了一下,光村子名就几十个……
    你总不能把“于地窨子”改成“大庆”,又把新修的水沟叫成“红旗渠”吧?
    穴居是最节省建材的一种方式,也是新到一地贫穷的人们最理解的居所。如今,地窨子已成了网红赚取流量的工具
    百般无奈之下,县里开始悄悄面向社会征名!
    我堂堂一县之治,好歹也是出过部长级人物的灵山秀水,岂能为一个名字而落后于人?
    恰在此时,太爷爷适时脱颖……当然,他没有自荐……
    事实上,饱读诗书的他并不主张如此做。
    他喜欢看书。
    当他翻看《资治通鉴》时,还得备一本《通鉴地名考》,不然不知道事件发生在哪儿。
    最过分的是,有些地名改来改去还给改丢了,标注为不可考。
    因而还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争议……
    李白的老家究竟是哪?
    孔明到底在哪儿躬耕陇亩?
    连哪吒这么一个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人物,都至少有三个故乡……
    这就让他很是不爽。
    但当任务摆在面前时,他还是欣然接受了。
    太爷爷是那个年代少有的读书人,且读得很好。
    他虽不是《白鹿原》里朱辰熙般的存在,但给县辖各乡村更名的事儿,对他来说只是小事情。
    太爷爷根据县境内环山走水、有五道龙须沟的地理环境特点,启用了五个字——“恭、宽、信、敏、慧”。
    每两道沟之间的自然区域,使用一个字,后面再缀上一个独有的数字,每个地方就有了一个新名字。
    书里没说,我后来的家,就在恭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