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竞争对手,上线了(二)
作者:大漠流风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最新章节     
    翌日。
    钱亦文去平安的时候,纪兰凤像个小孩儿似的,非要跟着去。
    她想亲眼看一看,儿子是怎么把一车草根子变成钱的。
    四叔劝道:“三嫂,我看你就别去了。本来这一大车都够驴呛了,还得拉你这一百多斤臭肉。敢情不是你的驴,你倒是不用心疼。”
    纪兰凤白了他一眼:“我跟后边跑,行了吧?”
    说啥都不好使,就是得去!
    钱亦文倒不介意,有妈陪在身边,这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日子吗?
    供销社院外,钱亦文把驴车停在了墙边。
    一会紧紧鞋带子,一会看看毛驴儿的肚带,就是没有要进院的意思。
    一心想看成绩的纪兰凤不明所以,大声问道:“你这磨磨叽叽,干啥呢?就剩这么两胯子远了,咋不走了呢?等着敲锣打鼓出来接你呀?”
    钱亦文示意老妈不要吱声,免得他听不到王胜利、王维忠和三弯子的对话。
    只是,纪兰凤这一嗓子,早被三弯子给听去了。
    三弯子扯了扯王胜利,从供销社的后门溜进了供销社的屋里。
    钱亦文皱皱眉,问纪兰凤:“妈,王胜利他爸,你认识吗?”
    纪兰凤朝院里看了看,说道:“好像是见过,记不准了。”
    “妈,那一会儿你就假装不认识就行,啥也别说。”
    “嗯……”
    驴车进院,钱亦文笑呵呵打着招呼:“王哥,今天精神不错呀!这一身蓝涤卡,老远一瞅,跟刚才进屋那两个小年青儿似的。”
    “啊……”王维忠一愣神,讪讪一笑,“老干棒子了,还能和小年青儿比?”
    随后看了一眼车上的麻袋,说道:“今天又没少拉呀!”
    “嗯,把前两天收的,都给拉来了,家里都空了。”
    王维忠瞥了一眼钱亦文,说道:“空了,可得抓紧收啊……”
    刚才,几个人说的话,钱亦文隐约听到了几句,也看到了三弯子手里攥着的价格表。
    他什么都明白了。
    如今看到王维忠对自己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变化,而且还和自己说这样的话,不禁感激地朝他望了一眼。
    大哥是个实惠人儿,能处!
    一番忙碌下来,又卖了三百一十九块四毛钱。
    看着儿子接过一沓钱时,纪兰凤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手里叠麻袋的动作也停了。
    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三百多块钱!这要是搁在以前,一家人大半年的工分啊……
    “妈,你拿这十块钱去供销社,花不完别回来……”
    钱亦文想,有钱了咱也得神豪一把,必须让老妈也感受一下花钱的痛苦。
    扫了一眼院里多出来的人手,钱亦文有一搭没一搭地对王维忠说道:“王哥,马上月底了,这都忙起来了哈。”
    “可不咋地,又分等又装袋子的,折腾死个人了。”
    “着啥急,慢慢整呗。整不完,还有下个月呢。”
    “那可不行,后天县里的大车就来了。收拾不利索,又得挨批评了。”
    后天,这个月的最后一天……
    钱亦文暗暗记下了这个日子。
    “王哥,用不用我帮啥忙?”
    “快忙你的吧,趁这几天多收点。再过些日子,等叶子展开了,跑了浆气,就扣不住秤了。”
    钱亦文又是心头一热。
    要说王维忠这人,心眼儿是真不坏。
    自己亲外甥也要干这行,他还能给自己支招,不容易呀!
    “王哥,我那儿开始收黄芪了。我看别的药材都没有备注,就黄芪的后边一堆的备注,还让按等捆成小把儿。黄芪的要求咋这么高呢?”
    “药材好,用量大呗……”
    王维忠晃了晃手里的杯子,说道:“你看看,听县药材公司的李同志说,这玩意儿能提气,我这不也泡了点。
    “他说什么‘人到中年不得已,茶水杯里泡黄芪’。也不知道能不能管点事儿……”
    根入药,叶与花可泡茶。长相和苦参相似,认错了,那你就得吃点苦头了……
    钱亦文嘻笑着说道:“王哥,这东西最好拿蜜炙一下,炒他焦黄的,才好。”
    王维忠说道:“哪会那个呀……”
    “王哥,你刚才说的县药材公司的李同志,就是每个月来验质提货的吧?”
    “对,就是他。”王维忠说道,“用不用……用不用我给你介绍介绍?”
    “王哥,不用了。隔着锅台,咱不上炕……”
    王维忠眯眼一笑:“没那么多讲究。都是给公家干活儿……”
    正说着话,纪兰凤连拖带拽地带着一大堆东西回来了。
    大粒子盐、面起子、火碱、铁撮子、洋蜡、扫帚……
    “妈,你这买的都是些啥呀?咋一点吃的都没买呢?”
    老太太左手举起大粒盐,右手一指面起子:“这不是吃的吗?”
    钱亦文哭笑不得。
    王维忠在后边笑笑说道:“你就说这些东西,哪样不是过日子正用的?要说这过日子啊,还得是岁数大的人。”
    “王哥,你帮我瞅着点车,别让小孩儿往跟前凑乎,我一会儿就回来。”
    钱亦文和王维忠打过了招呼,又拽着纪兰凤向供销社前屋走去。
    “妈,刚才那些东西,花了多少钱?”一边走,钱亦文一边问。
    “可是没少花,花了四块多呢……”纪兰凤掏出零零碎碎的一把钱,递给了钱亦文,“给你……”
    “妈,你留着吧。”说着话,又从兜儿里拽出一张五块的,递给纪兰凤,“这个你也拿着。”
    “我要这么多钱有啥用?”纪兰凤赶忙推回了儿子的手,“你收药材还得用呢。”
    “妈,不差这点。你拿着吧。”
    纪兰凤刚掏出小手绢要往起包钱,又烫着了似的给钱亦文递了回来:“不行不行!你就算是想给我压兜儿,也得当着英子面给。这成啥了?”
    好吧……
    钱亦文把钱收了回来。
    看不出来,这老太太还挺在意家族危机管理的……
    供销社里,老太太攥着手里的几块钱,瞅啥都有用,摸啥都嫌贵。
    看着老妈好歹算是给孙子买花生牛轧花了点钱,钱亦文只好自己下手了。
    看着钱亦文一包一包地往三角兜子里装各种吃的、用的东西,纪兰凤直咧嘴。
    又一想,还是笑了。吃到嘴里的,就算是得了,总比送到牌桌上强。
    只是,当她看到儿子把几盒烟揣进兜儿里时,忍不住又说话了:“老儿子,你咋还抽上烟啦?”
    “妈,不是我抽,是给王哥买的。”
    “买那么多干啥?还有带把儿的……”
    “妈,你不懂,就别问了。反正这钱指定是不白花就是了。”
    纪兰凤没再问,只是嘟囔了一句:“你就算给他垒个烟囱,不给他送药材,他还能给你钱咋的?”
    赶着毛驴车从平安回来的时候,还没进村儿,母子俩就听见大广播喇叭里传出刘忠的声音。
    “呼……呼……老少爷们儿们,注意啦,注意啦哈。说个事儿……
    “为了响应上级号召,向青山要财富,平安镇供销社土产部委托刘宝柱,在三合堡设置了地产药材唯一收购点。啊……注意哈,是唯一收购点……
    “全都现金支付,不扣秤不压价。
    “欢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向国家交售新鲜药材。
    “另外,再说个事哈……义务工没出全的,都得上点心了。
    “自己都算计算计,到六月份还没出到六个工的,抓紧到东风水库去做护坡,把义务工都补齐喽。
    “你真要是因为家里有事儿脱离不开,或者是向国家交药材这种大事,往后拖两天也就拖两天了,别的借口就不要找了啊……
    “下边儿,我把收购价格给大伙儿说一下,都找个笔,记下来点……
    “苦参六分钱……柴胡两毛五……黄芪两毛……玉竹……”
    钱亦文一边听,一边点头微笑。
    该来的,总是不会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