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心有退意
作者:山桔   武神伐仙最新章节     
    靖安军中,身穿黑色甲胄的右日逐王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出军伍。
    他壮硕的身躯有些鹤立鸡群,让对面的右谷蠡王眼睛都眯了起来。
    “这拓跋砚想搞什么鬼?”
    看着拓跋砚的背影,林青浑身气力涌动,恢复着自身状态,同时吩咐道:
    “军卒轮流饮水,要少饮。”
    一时间,一部分军卒右手腾空松开了马缰,拿起了挂于一侧的水囊,轻轻打开塞子,慢慢喝了起来。
    尽管他们在饮水,但视线依旧没有离开那些乌孙部军卒...
    对于这难得的休息空档,他们十分珍惜,同时对于稍后的大战,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身处乱世,不管是乾人还是草原人,都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只不过是时间不同罢了...
    “哈哈哈哈哈!”从军伍中迈出二十步的拓跋砚发出一声大笑,朝着前方的右谷蠡王张开双臂:
    “乌孙小儿,想不到你我居然能在这里相见,真是物是人非,时来运转啊...”
    对面的右谷蠡王看着拓跋砚,嘴角扯出一丝讥笑:
    “拓跋,你怎么会在这儿?此刻你不应该在京城好好做你的异姓王吗?”
    拓跋砚露出的笑容缓缓消失,眼神也冷了下来,发出一声轻哼:
    “本王乃草原雄鹰,何至拘束于小小京城之中。”
    “拓跋,你说此话不觉得可笑吗?如今你可是阶下囚。”
    右谷蠡王的脸色也冷了下来,声音不疾不徐,缓缓说道。
    但此话就如一把锋利的长刀,深深刺入拓跋砚胸口,让他脸色变得难看至极。
    “乌孙小儿莫急,用不了多久,你将与本王一样,去看京城那繁华城池。”
    一边说拓跋砚,一边举起手中长刀,点了点乌孙部的那些军卒,轻笑一声,继续说道:
    “看看你们乌孙部的精锐,你们口口声声说乌孙部处于四战之地,乃百战精锐,如今还不是被吓破了胆?”
    右谷蠡王的眉头顿时紧皱,微微侧头看向身后,一股恐慌的情绪扑面而来。
    这让他在心中微微叹息,握紧长刀的手也松弛了一些...
    不知为何,他觉得今日的微风格外凉爽,吹得他心中有些寒意。
    不是他乌孙部军卒太弱,而是眼前的靖安军太凶悍,
    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乾人,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右谷蠡王也同样知道,打垮身后军卒士气的不是眼前的靖安侯,
    更不是昨日死的那万余军卒。
    而是死在黎明前那千余靖安军,人人敢战,人人敢死,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壮举。
    此时此刻,就连右谷蠡王也在心中嘀咕,
    若是眼前靖安侯率领的军卒,也有昨日那些军卒悍勇,皆是敢战敢死,那他们能赢吗?
    这个答案似乎不用捉对厮杀印证,便自动在右谷蠡王心中浮现。
    不能。
    昔日军阵之中只不过是千户坐镇,而如今则是一手创立靖安军的靖安侯。
    那些军卒能做到的,眼前这些军卒只会做得更好。
    “士气低迷,战事已不可为,若是此行,再带多一些人就好了.....”
    右谷蠡王眼中闪过一丝懊悔,为了快速赶到战场,他选择了轻装疾行,
    如今却是自讨苦吃了。
    远处的拓跋砚见右谷蠡王不作言语,眉头微皱,继续开口挑衅:
    “乌孙小儿,如今战事未开,你乌孙部便已损失万人,这仗还怎么打?
    不如就此退去,你我返回族中,
    趁着呼延部战兵在外,将其吞吃一空,如何?”
    右谷蠡王没有在意拓跋砚的胡言乱语,只是在他的言语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信息,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拓跋能回到族中?”
    他心中一惊,神情立即恢复正常,若是拓跋能回归草原,对于乌孙部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
    呼延部夹在拓跋乌孙二部中间,
    若是少了拓跋部的牵制,那呼延部不管是向西扩张,还是向东与他乌孙部掀起大战,都十分方便。
    脑海中思绪放飞,右谷蠡王发出一声轻笑,眼神中略带玩味:
    “拓跋,我可是听说拓跋部陈兵数万于曲州,他们是想要置你于死地啊。”
    拓跋砚身陷京城后,其余五部都想让其死在京城,所以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谋划。
    乌孙部也是如此,为了让拓跋砚死在京城,他与右贤王亲自谋划,派使者前去京城。
    只是如今看来,谋划似乎失败了。
    这让右谷蠡王心中暗道可惜,不过也无妨。
    拓跋砚回归头疼的是呼延部,而不是他乌孙部。
    若能谋得利益最好,谋不得也无妨。
    这时,还未等拓跋砚回答,一旁的乌孙茂生身骑高头大马缓慢行来,脸上带着严肃,用只能二人听见的声音说道:
    “王,这拓跋砚是在为靖安军拖延时间,是战是撤,还请王上快快做出抉择。”
    右谷蠡王干涸的眉头紧皱,露出三道深深的沟壑,重重点了点头:
    “本王知道了。”
    而后他又重重叹了口气:“老师,您觉得是战是撤?”
    “王,撤吧,若是没有援军,此战不可为。”
    右谷蠡王的双手猛地攥起,牙关紧锁,眼中带着愤恨:
    “老师,太可惜了,本以为能水到渠成地拿下靖安侯的头颅,是本王接二连三的大意了。”
    乌孙茂生面露柔和,缓缓摇了摇头:
    “此战罪不在王上,而在军略处,是我们低估了靖安军,
    在老夫看来,战局在今日清晨就已结束,五千精锐军卒没有突破千人的封锁,就足以说明我乌孙部军卒徒有其表。
    不管是战阵还是甲胄兵器,又或者军卒的个人勇武,都远远不如。
    我们需要时间将这些弊端一点点抹去,如此一来,才可与靖安军正面抗衡。
    而这时间,不是现在...”
    右谷蠡王的脸色变得难看至极,何时向来善战的乌孙部变得如此不堪?
    “不过...还请王上莫要着急,此等军卒在大乾只有一支,并且地处西北,头疼的是拓跋部...
    至于赤林城内的二十万军卒...不值一提。”
    说到这儿,右谷蠡王的脸色变得好看许多,点了点头轻声下令:
    “撤吧。”
    而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靖安军,冲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