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租铺子
作者:田边小草   后娘重生:爸,我妈三天没打我了最新章节     
    有才和张秀花合力将货物全部运出站。
    这回他们有人来接。因为张秀花之前就跟许春英说了自己回城时间。她答应会来接她。
    夏天的火车不像冬天会晚点。时间很准。
    他们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张秀花等人就出来了。
    将六个麻袋抬上车,许春英当即就惊了,“你们不是去鹏城旅游吗?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回来?”
    张秀花正想跟她说呢,“我从羊城进了些货,我打算带孩子们在县城卖。你不是认识人吗?不如帮我租个地方。”
    许春英惊讶看着她,“你不回家啊?”
    “本来是想回家,但这不是买了这么多货嘛。运来运去,太麻烦了。”张秀花把钱都花光了。手头没钱,心里发慌。她只想快点把资金回拢,好让自己松快一些。
    许春英想了想,“行!我认识一个人,她是卖菜的。她家地盘很大。正好有一小半是空着。我跟她商量一下,租一半给你。你付她租金。”
    怕张秀花舍不得出门面租金,她小声道,“她后面有人,能省你不少麻烦。”
    张秀花仔细一想,果断答应,“行!就按你说得办!”
    许春英给拖拉机手说了地址。车辆启动,突突突地开起来。
    拖拉机的速度很慢,孩子们也不觉得颠,只觉得回到家乡,一切都变得熟悉起来。
    许春英见他们还这么兴奋,有点好笑,“你们不累吗?跑那么远的地方,坐那长时间的火车?”
    “不累!”珠珠抢先回答,她笑眯眯道,“我还是最喜欢我们这边的锅包肉。粤菜太淡了。”
    有才抢话,“还贵!”
    继林倒是说了一句公道话,“贵是应该的,那些可都是海鲜。我们这边的海鲜比那边更贵呢,而且不新鲜。”
    这时候的制冰技术还不行。他们县不靠海,海产品从临县运过来,得花时间。所以不如鹏城现捕的新鲜。
    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一路的见闻和美食。
    最让孩子们念念不忘的是去游乐园,玩转转车。
    听名字就知道它一点也不刺激。至少跟过山车相比,就像小儿科。
    可这些乡下孩子哪里坐过,玩得兴奋,描绘也很刺激。
    许春英听着他们热烈的讨论声,笑着跟张秀花道,“瑶瑶以前不爱说话。没想到出去一趟,倒是比以前开朗了。”
    张秀花笑着点头,“是啊。孩子还是得见见世面。”
    几个孩子听到大娘夸他们,正处于分享期,小嘴巴巴说个不停。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五星级酒店。那描绘那档次,让许春英都跟着咂舌。
    当得知一顿饭吃了一千多块时,许春英两个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一把握住张秀花的手,“我的天老爷,你家开矿的呀,你敢这么花钱?!”
    一顿饭吃了她男人一年的辛苦费。
    张秀花怕她晕过去,也不想让孩子撒谎,只好岔开话题,“我看到大哥了。他现在在工地上干呢。”
    听到自家男人,许春英也顾不上五星级酒店的事,抓着她的手问,“工地?为什么?他不是在厂里干得好好的吗?”
    “说是工地挣的钱比工厂多三十。”张秀花原封不动把李建党的话出来。
    她没说李建党在那边打工有多苦。工地的苦其实不用她说,许春英应该也能知道。
    “我家红武暑假没回来,他留在那边做什么的?”许春英短暂的沉默后,又开始惦记儿子。
    张秀花还真知道,“他好像找了家教,每天都要给学生补课。不跟他们住在一起,住在学校宿舍。”
    许春英一脸震惊,“学生暑假也可以住校?”
    “听说有考研的学生可以留校,他跟着一块申请。”张秀花原话重复。
    许春英松了口气,又问她,“红武做家教挣钱吗?”
    “按小时的,每小时八块钱。”
    听到有这么多钱,许春英眼睛放光,“一小时两块,那一天干十个小时,岂不是二十。一个月就是六百?”
    张秀花哭笑不得,“不是你这么算的。红武只接了两个家教。每天只教六个小时的课。”
    许春英拍着大腿,“哎呀,这孩子真是糊涂,这么赚钱就应该多接几个呀。”
    张秀花解释,“他在那边没门路,能接到两个已经不错了。而且他来回坐车倒腾也得花时间。”
    许春英一想也对,“路上坐公交车还得花不少钱。”不过她话锋一转,又乐起来,“还是有文化好啊。他爸累死累活,一个月也就挣一百多块钱。他呢?一天六个小时,轻轻松松就能比他爸赚得还多。”
    在许春英心里,或者说大多数老百姓心里,坐在屋里就是比干体力要来得体面。
    张秀花也没有多解释,事实上红武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将来他要是在鹏城找份稳定的工作,未来前途不会差。
    两人聊天时,目的地终于到了。
    许春英先下去跟店主说一声,谈好了,张秀花再下来。
    也就是几分钟,许春英就招手示意张秀花过来交房租。
    张秀花把东西搬进去。
    货物直接堆在空处,老板还帮她找了一块布,让她把东西摊开放在布上。
    电子手表和布可以这么摆放,但是衣服这么摆可不好看。张秀花打算明天过来把她家的衣架子带过来。
    货物有了着落,他们晚上还是要回家睡觉。
    张秀花明天再和许春英一起过来卖货。
    张秀花让房东帮忙看货。
    房东再三保证,“放心吧,我还指着你大嫂帮我们送货呢。肯定帮你看好。我们到晚上会把门锁起来。不会让外人进来的。”
    张秀花这才放了心。
    一行人坐着拖拉机回到李家屯,村里人看到他们,全都围过来,询问他们去南方怎么样。
    他们活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碰到有人出去只为玩,不为别的。
    几个孩子从拖拉机车厢蹦下来,跑去找自己的小伙伴们炫耀这一路的见闻。
    珠珠兜里揣着自己批发的电子手表,她的本钱不多,总共才十四个,她自己戴一个,其他的全部被她放进兜里,她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全部卖出去。
    张秀花被社员们围住,针对性地讲了些风土人情和美食。
    这些从未出过远门的社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嘴问上一两句。
    得知南方报纸都在招工,许多地方都在搞建设,原先他们还担心去了那边,花大价钱办暂住证却找不到工作,不愿意冒险,听了她的话,大家心思都跟着浮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