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合伙
作者:田边小草   后娘重生:爸,我妈三天没打我了最新章节     
    村里这几天一直在讨论养鸡的事。
    刚开始还有人来找李建国和张秀花借钱,后来被她打发之后,就不再来了。
    张秀花见天好,就让有才和继东将架子抬出来晾晒,再将屋子通通风。
    她坐在院子里的果树下纳凉,许春英从外面进来,似乎有点不高兴。
    张秀花摇着扇子看着她,“谁惹你了?”
    许春英叹了口气,“刚刚遇到李四婶,跟她吵了一架。”
    “因为啥啊?”张秀花有点好奇,李四婶有名的爱八卦,许春英平时也不爱八卦,这两人怎么吵架?难道是李四婶八卦许春英被她听到了?
    许春英把前因后果讲了,原来她听到李四婶跟社员们宣传,不要投资那个养鸡厂,免得打水漂。回头全便宜了大队干部。
    这倒不是李四婶胡乱说,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平时生产队有什么好事,全都是大队干部搂进怀里。出钱的时候就开始撺掇社员。
    养鸡场不赚钱还好,要是赚钱,赚多赚少还不是大队干部说了算。
    要说大家为什么不信大队干部呢。谁也不是傻子,一个大队住着,就说那些轻巧的活计,全都是大队干部瓜分。什么时候轮到社员。
    之前那个米花棒吹得天花乱坠,冰天雪地送到供销社,到最后呢?说煤油太贵,米花棒没挣到钱。但他们儿子的工分可是拿得足足的。
    社员们觉得这次说什么都不能将家底掏出来。
    许春英就盼着屯里的养鸡厂能成,到时候她能分到钱。听到李四婶抹黑大队干部,而她男人就是大队干部中的一员,当时就火了,跟她大吵一架。
    李四婶那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许春英哪里是她的对手。
    最终许春英败北,她怒气冲冲回来,“她这话也太诛心了。明明是大队干部带着大家一起发财,她却这么说!简直丧良心!”
    张秀花没说什么。信任这东西不是靠嘴,而是靠日积月累为社员办事。
    照她说,李家屯的几个大队干部算是中庸之辈,贪肯定是贪了一点,但是胆子小,不敢贪太大。但要说他们全心全意为社员考虑,又有点过了。总得来说,他们开养鸡厂确实是为了带领全体社员挣钱,当然挣到钱了,他们肯定也要小贪一笔。
    这年头谁还能白为你忙活!这些大队干部只是把关键岗位换成自家人,张秀花觉得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人正说着话,大队长来了,他眉峰拧紧,显然也是在为集资的事发愁。
    张秀花以为他是来找自己出资,正想找借口推掉。
    没想到大队长却问起贷款的事情,“我们是整个生产队贷款,额度是不是可以放宽?”
    张秀花还真不知道,“你们去银行问问呢?我们家的贷款是有才爸去办的。我不懂。”
    她觉得贷款额度倒是次要,更要紧的是下款速度。毕竟建国是靠关系才提前下款,大队长没有门路,估计放款速度不会快。
    大队长没问到有用消息,有点失望。
    张秀花提醒他,“就算他们可以放宽额度,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利率。一万块钱要还600的利息。”
    大队长仔细一盘算,贷五万就是三千的利息,万一亏了,那利滚利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叹了口气离开了。
    许春英看着他的背影,眉间是化不开的愁绪,“我估计养鸡厂的事要黄!”
    她就指着养鸡厂发笔大财呢。没想到这么好的来钱路子居然黄了。
    张秀花也不好说什么。
    转眼又过去几日,大队长又来了,告诉她一件很隐秘的事情。
    原来有人向公社举报,张秀花有资本主义作风。具体表现为:她经常在家吃肉。
    公社主任叫了大队长询问情况,大队长把张秀花养了不少鸡的事说了,为她辩解的理由也是现成的,“养的鸡太多了,有的鸡热死了,扔了可惜,她就自己炖了。”
    公社主任得知张秀花养家赚了钱,表示要大力宣传她的事迹。号召社员多养鸡,多为国家创收,要向她学习。
    大队长让她准备一下,说不定公社主任会为她颁发奖状。
    张秀花可不觉得荣幸,枪打出头鸟。上回大队公计宣传她养鸡挣钱,她都说自己只占小头,还是有人去公社告状。
    嫉妒会使人面目全非,也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她记得上辈子就听过一个故事。有个村民承包鱼塘,连亏三年,直到第四年,鱼价上来,本来以为可以赚大钱,将之前三年亏的钱全挣回来,没想到有村民嫉妒,往鱼塘里撒药,鱼全死了。
    她思来想去她一个人发财太招眼,还是让全村都跟着一起喝汤,她的养鸡厂才安稳。
    于是她问大队长,“你上次去银行贷款,能贷多少钱?”
    “最多贷两万。”大队长叹气,“而且下款速度很慢。”
    他显然也听到社员们议论大队干部的话,社员们不信任他们,不愿掏空家底,他也不能强逼,就是觉得可惜。
    张秀花想了想,“不如你们的钱入股我的养鸡厂吧?”
    大队长眼睛一亮,“能行?”
    “这养鸡厂不只我,还有建国的几个战友,他们打算在老家也建个养鸡厂,之前挣的钱大部分都分给他们了,我这边正缺钱呢。”张秀花半真半假。反正大队长也不可能跑到南方找爱国那些战友确认。
    大队长问最关键的问题,“我们能占多少?”
    张秀花问他有多少钱?
    大队长只有大概数目,“全体社员能集资两万。”
    张秀花想了想,“两万可以算你们三成股。”
    “啊!才三成?太低了吧?!”大队长有点不甘心。
    张秀花却只能给三成,“这设备是建国战友出的钱,大头是他们的,我们只占不到一成。如果给你们太多,他们可能不同意合作。”
    一听不能合作,大队长立时就慌了,咬咬牙答应了,“行!就按你说的办。”
    不过他一个人答应还不行,“我得跟其他几个大队干部商量。”
    张秀花无所谓,“我也是看在同村的份上拉拔你们一把,要是你们不乐意,我也不勉强,到时候我找银行贷款,大不了就出点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