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曹丕登基
作者:陇东少年   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最新章节     
    称帝?
    曹丕双眼猛的瞪大至极限,甚至连呼吸都跟着急促起来。
    那可是登基称帝啊,既寿永昌哪个男人不想?
    最关键的是他死去的老爹已经替他扫平了称帝的所有障碍,并亲手将他推到皇帝宝座的面前了。
    他只需稍微向前迈出半步,就能轻松的将天子刘协踹走自己坐上去。
    伸手就能够着的宝贝有什么理由不取?
    但是……
    曹丕想到了大耳贼,天子刘协不可怕,握有大义名分又如何,就算再弄个衣带诏他也有办法应对。
    可大耳贼不同,该死的老东西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不说,还天天嚷嚷着挥师北伐匡扶汉室,自己谋朝篡位的话不正好给了大耳贼北伐的借口吗?
    还有一点,称帝的障碍虽已扫清,但朝中心向汉室的人依旧不少,这些人若一股脑的投靠大耳贼,自己恐怕就该哭了。
    综上所述,皇帝的宝座虽然吸引人,曹丕还是冷静的压制住了冲动,蹙眉问道:“这事要不要等刘备薨了再说?”
    当年会盟讨董的十八路诸侯可就剩刘备一个了,老家伙应该也快了。
    刘备若死,新继任的刘禅他可一点不怵。
    司马懿却摇头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先王去世,大耳贼接到消息肯定能兴奋好几天,他现在吞了江东春风得意,又没了宿敌,不出意外再活十年不成问题,大王您可等不了十年啊。”
    人若到了曹操刘备这个年纪,寿命长短跟心态有很大关系,曹操之所以走的这么快,估计是眼睁睁看着宿敌崛起却无力压制,心中悲愤给闹的。
    反观刘备春风得意,匡扶汉室的终极理想也看见希望了,这种时候肯定舍不得死。
    司马懿觉得这老家伙再活十年都是保守估计,搞不好能活到八十,曹丕都未必熬的过他。
    思忖片刻继续说道:“大王可等不了十年,您现在必须称帝,而且要快,否则……”
    曹丕脸色微变,急忙问道:“否则什么?”
    司马懿苦笑道:“否则非但当不成魏王,命都未必保得住,大王别忘了,先王这些年是怎么压制士族的。”
    “权力之路不进则退,先王能挟天子令诸侯,以臣之身行君之事是因为先王战功卓着,谋略高深,可以压制一切不服。”
    “您既没有先王的战功也没先王的手腕,若不尽快迈出那一步,朝中重臣可就要换效忠对象了,那些被先王压制了几十年的士族巴不得将您的首级当做投名状献给天子呢,想想霍光死后霍家的遭遇吧。”
    曹丕闻言惊出一身冷汗。
    大汉四百年出过太多堪比曹操的权臣,这些权臣要么生前落败被杀,要么死后遭到清算,然后权力又会重新回到天子手中。
    原因很简单,因为臣子都有上进心,权臣的继任者给不了属下想要的,属下自然就会跳槽了,同时捎带手把权臣的继任者给卖掉。
    毕竟天子才是真正的九五至尊,权臣只是暂时替天子行使皇权,权臣死后,皇权自然要物归原主了。
    而且当今天子刘协并不是废柴,且已到中年心智成熟,跟曹操明争暗斗这么多年,手腕已经相当娴熟,那些士族若是勾结刘协,刘协还真可能把他这个新晋魏王给废掉。
    若是斗个两败俱伤则更惨,白白便宜了大耳贼。
    司马懿继续说道:“您没有先王的手腕和威望,对待重臣只能先以安抚为主,安抚就得加官进爵,您不登基他们怎么升官发财?”
    “至于大耳贼,大王觉得收到您登基的消息之后,大耳贼是会挥师北伐呢,还是会祭天称帝呢?”
    曹丕连忙问道:“大耳贼也想称帝?”
    话说出口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个愚蠢的不能再愚蠢的问题,有实力谁不想称帝,连袁术那样的废物都敢称帝更别提大耳贼。
    话虽如此曹丕依旧担心的问道:“大耳贼会不会先北伐再称帝?”
    北伐之后称帝,称帝之后北伐,顺序不同造成的结果自然也不同。
    “绝对不会。”司马懿摇头道:“咱们不能忽略大耳贼的年纪,他都六十了,说句不好听的明天都可能蹬腿,换成是你,你是先北伐呢还是先称帝呢?”
    “北伐可以延后称帝却不行,他若是蹬腿了称帝的事可就落到他的废物儿子头上了,你觉得刘禅能搞定称帝这么大的事吗?”
    “对大耳贼来说,比起北伐,提前为儿子铺路更为重要,若非如此,刘封怎么会死?”
    “所以臣断言,您称帝之后刘备肯定也会接着称帝,不会在您称帝期间过来捣乱,等他忙完您差不多也忙完了。”
    登基称帝毕竟是犯忌讳的事,不管曹丕还是刘备,想迈出那一步都会遭到反对,刘备的军功威望都太高,自然可以轻松的将这些反对声给压下去,刘禅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却没这能力。
    曹丕也是雷厉风行之人,略微思忖片刻便下定决心,语气坚定的说道:“干了。”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群臣上书劝谏天子刘协禅位,刘协询问曹丕意见,曹丕坚决请辞。
    群臣继续劝进,刘协继续禅让,曹丕继续推辞。
    如此往返三次之后,曹丕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刘协禅让。
    期间虽也发生了符宝郎祖弼不交玉玺,皇后曹节怒斥曹丕等插曲,但总体来说禅让进行的还算顺利。
    最后曹丕在天子刘协和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登坛祭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魏,定年号为黄初,成为大魏王朝的开国皇帝。
    随后便是大封群臣了,追封曹操为魏武帝,封天子刘协为山阳公,在封地内享受皇帝待遇,见君不跪,封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封……
    册封的同时还不忘大赦天下,后面还有一堆事要忙呢。
    ……
    江陵。
    现在刘备统一江南占据了大汉的半壁江山,再将治所定在成都明显不合适。
    所以刘备做出了新的部署,任命李严为益州刺史,命世子刘禅继续留守成都,其他官员陆续迁来江陵再做安排,麋竺因此来了江陵。
    得知大伯要来,麋龙亲自出城迎接,在风中站了约半个时辰麋竺的车队终于出现。
    麋龙立刻小跑上前,行礼拜道:“侄儿拜见大伯。”
    麋竺快速下车捧着他的脸笑道:“让大伯好好看看咱们麋家的麒麟儿,你可真给大伯长脸啊,比你那个废物爹强太多了,对了,你爹咋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