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姬发的算计
作者:灿若星辰   让你镇守渑池县,你竟灭了阐教?最新章节     
    临潼关。
    哪吒无聊的坐在墙头,丢着石子玩。
    他在想他的太乙爸爸。
    跟太乙真爹才团聚没几天,就被他撵下山,说是继续协助封神大业。
    如果有战打那还好说,关键是,西岐自上次被打残之后,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
    这些日子,姬发不断从西岐各地抽调人马,再加上在各个关口招兵买马,也才凑了五万多人。
    这些新兵多数都是农民,有些还是奴隶、战俘,这种部队,如果不操练好,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帅营内。
    姬发一脸愁苦。
    说好的一路横推,说好的神仙相助,一路都是顺风顺水,结果到了渑池,似乎一切都改变了。
    因为这件事,他的死鬼老爹已经托梦了无数次,每次都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报!”
    就在这时,传令官进入帅营。
    “禀主公,孟津有文书发来。”
    “呈上。”
    很快,文书递到了姬发手里。
    姬发一边看,一边抖手,看完文书,脸色变得无比苍白。
    姜子牙连忙道:“武王,发生了何事?”
    “文书是四百路诸侯联名发来的质问函,意思是,四百路大小诸侯都到了孟津,为何作为起事者的我们,还未能渡过黄河与大家会师?问我们是不是糊弄他们,让我们必须给个说法。我看,再不渡过黄河,西岐的声誉将会大大降低啊!”
    姜子牙接过文书,连看了两遍,也是脸色暗沉。
    “的确如此,若是再不拿下渑池,一来,他们会质疑我的实力;二来,他们会怀疑我们是不是故意不过河,故意消耗天下诸侯。时间一长,我们的联盟势必瓦解。”
    一听这话,姬发愈发郁闷。
    说实话,虽然经过多年的厉兵秣马,但西岐的兵马并不比殷商雄强多少。
    他们之所以敢讨伐殷商,一是阐教支持,二就是天下诸侯。
    “丞相,我们这次本就损失惨重,如果再跟天下诸侯离心,那讨伐大业彻底没希望了。这......这该如何是好?”
    姜子牙想了想:“武王莫扰,看来事情瞒不住了,我们只能如实禀告。当然,不能说我们全军覆没,那样有损我们的君威。就说我们没有料到,帝辛居然在渑池暗布重兵,并增加了许多截教神仙协助,以至于攻城之时,双方都死伤严重。目前我们已经增加兵马,不日即可拿下渑池,到时候即可到孟津与诸军会师,一举拿下朝歌,请诸君稍安勿躁,只需耐心等待。”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还是丞相考虑周全。”
    就在这时,姜子牙眼前一亮。
    “武王,我刚刚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反正各路诸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他们在孟津做出向朝歌进军的迹象。这样一来,他们有了事情做,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我们身上;二来,他们也能给朝歌施加压力,同时也能孤立渑池。”
    “同时请北伯侯,东伯侯,南伯侯,也分出一些兵源,分别在北边、南边、东边做出向朝歌进攻的迹象,对成汤施加压力。这样一来,哪怕暂时没能拿下渑池,依旧能让朝歌处于困境之中。”
    姬发大喜:“丞相好主意,就以我的名义,急告各路诸侯,就说帝辛知道绳池是西边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暗中布置了二十万大军,所以我们才被牵制住了,但同时我们也牵制住了殷商主力,变相告诉他们朝歌空虚。”
    “那些诸侯也没安什么好心,之所以响应我们反叛,也是想在这场叛乱中谋求好处,如果有机会让他们直接夺取朝歌,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姜子牙大喜:“武王雄才大略。”
    ......
    不久。
    帝辛消息传到朝歌。
    四百诸侯会师孟津,正向朝歌进发。
    而北伯侯,东伯侯,南伯侯,均是蠢蠢欲动。
    此时的朝歌,四面受敌,形势不容乐观。
    帝辛连忙召集群臣议事。
    “姬发带头叛乱,战火已经逼临朝歌,诸位爱卿怎么看?”
    殿下群臣全都耷拉着脑袋。
    这些年跟西岐打战,成汤将领不是死就是降,留下来的,有能力的文武将领已经不多了。
    如果小打小闹还好,这次四方诸侯倾巢而出,朝歌危在旦夕。
    谁敢出头领兵御敌?
    见底下臣子如此模样,帝辛大怒。
    “吾为大商之王,掌天下山河,没想到如今竟然无人可用。”
    “也罢,寡人不惧,这次就由寡人亲自领兵。”
    大夫飞廉连忙出列,“万万不可啊。如今成汤四面受敌,陛下不能以身犯险。”
    帝辛冷哼:“那些乱臣贼子如何才能剪除?”
    飞廉道:“陛下大可张贴榜文,招贤纳士,提高悬赏,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到时候自有能人异士应求而至。”
    飞廉这话靠谱,那些原本不说话的臣子全都开口附和。
    “飞廉大夫所言极是。”
    “如此一来,王上可避免以身涉险。”
    “陛下乃是成汤基石,容不得半点闪失。”
    “王上王威浩荡,一旦王榜贴出,想来天下英雄尽皆归附,到时候人心所向,天下叛逆全部伏诛。”
    一时间大殿之上全是吹捧之声。
    看到这些臣子,帝辛差点没气晕过去。
    说正事的时候,一个个闭口不言,没有主意。
    一旦有了计划,立即谄媚迎合。
    纵览大殿,满朝文武,可用之人不多了。
    帝辛心中生出一股无力感。
    对于帝辛来说,叛逆,战乱都不算什么,从他当王子开始,就随父王四处征讨。
    战争,乃至死亡,他都不畏惧。
    只要有人,什么都不是事儿。
    如今大商面临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人才枯竭。
    这才是最可怕,最可悲的。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传令官的声音。
    “报!”
    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帝辛道:“快呈上来。”
    很快一卷竹简递了上来。
    帝辛展开竹简,伴随着他的目光,帝辛的手开始颤抖起来。
    下面的臣子全都面面相觑。
    难道四大诸侯已经攻破了某个要塞?
    已经兵临朝歌?
    如此一来,该做打算了。
    就在这时,王上突然猛地一拍桌子。
    砰!
    声音响彻大殿,让群臣全都心惊肉跳。
    “好!”
    “好!”
    “好!”
    帝辛连说了三个“好”字。
    王上这是激动啊!
    看来不是敌人要攻城了。
    那就好,那就好。
    对那些臣子来说,荣华富贵依旧在手。
    飞廉是帝辛的死党,虽然外界全是他的负面消息,但他对帝辛的忠诚没的说。
    “陛下,可是收到了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