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生产建设两手抓
作者:狂沙掩月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最新章节     
    第二天杜尚清把木工坊,绣坊,新房几处都查看了一遍。
    木工坊如今年画是开足马力印刷,现在雕刻模板都手艺,杜尚平跟陈小毛都算上大师了。
    杜尚清画的快,他们雕刻的也快,杜尚平还琢磨出一套专用雕刻刀具,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仓库里各种年画虽有上万张存货,可这些还是不够府城四兄弟分的。
    杜尚雷带着几个人到处采买纸张颜料,慢一慢都供应不上木工坊的消耗。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过年了,现在各地都在备货。
    如今就是加班加点,印刷量也是上不去了。
    杜尚清决定木工坊先把费时间的猪毛刷,洗衣搓板停一停。
    过完年再恢复生产,全力保证年画的供应量,年画利润低,但是架不住量大啊。
    过年谁家多多少少不要采买一些?自己家的年画制作精美,图案鲜艳,谁看了不喜欢?
    就连在木工坊,绣坊工作的村民也早就跟杜家商量了,想着到时候买几张,过年贴出来,绝对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杜尚清已经宣布了,所有在杜家工坊,绣坊,养殖场上班的,过年肯定有年画发,不但有年画还会有其他过节的福利。
    如今杜家几个工坊是十里八乡的香饽饽,附近村民都想进工坊上班,天天杜家门口围了不少人。
    现在乡下冬天就是最闲的时候,地里没有什么活计,大伙都想在家门口打点工,赚点钱好过年。
    杜尚清这两天也被附近几个村来的村民缠都受不了。
    他们为了能够进工坊,把什么沾亲带故,七大姑八大姨的远房亲戚,儿时小伙伴的关系都找了出来。
    就连老陈头,杜老头出门放牛,都被堵了好几次,鞋的差一点被踩掉。
    杜尚清实在受不了,只能安排去请如来佛祖,哈哈,错啦!
    重来,实在受不了,只能让齐樟去石岗村请二姑夫前来。
    石围墙必须,马上,立刻开工。
    丁大海得到消息就急匆匆赶来,杜尚清把图纸拿出来,告诉他具体位置。
    让他现在就准备回家要人,石料也由他负责,他们运过来就结账,绝不拖欠。
    这边杜尚清让大堂哥负责招工,反正附近几个村的闲人都在。愿意上工的可以立刻报名,包吃一天30文钱,毕竟干的是体力活,工钱还是要给足的。
    顾大娘也重新上岗,大食堂交给她负责,保证建筑队一日三餐。
    大槐树情报站的几个大妈也被杜尚清招安了,比起一天天闲着扯人是非,不如到大食堂里帮忙,管吃还有工钱拿,有几个不愿意干的?
    不愿意干的杜尚清也有办法。有婆婆的就去找她们婆婆,没有婆婆的就去找她们男人。
    告诉他们,自己找她们去大食堂帮忙,她们不去,怕干活,自己给工钱都不愿意干。
    结果不出所料,当天晚上几家就传来鸡飞狗跳声。
    第二天,几个人乖乖的到大食堂报到去了。
    现在半坡村还真的找不到闲人,除了需要在家看奶娃的人,就是拄拐走不动道的老人。
    村里半大的孩子都去了木工坊,绣坊打工,年画一捆捆的打包,码放,棉帽,棉手套的结绳计数都是这些孩子们完成的。
    事实证明只要资金充足,工钱按时发,村民的积极性是可以充分调动起来的。
    丁大海带着小青山背后的两个村的村民,每天源源不断的采石,运石,保证这里围墙建设进度。
    可以用一天一个变化来形容,杜尚清的石围墙一天天在长高,变大。
    杜尚清这个围墙建的极其高大,并且采用的是斜坡设计。
    斜坡设计是科学的。
    一是斜墙消除了士兵在墙顶上的盲点。如果站在一堵直墙的边缘往下看,你只能看到表面离墙一段距离,而倾斜的城墙迫使敌军在很远的距离就无法隐藏,让他们更加显眼。
    二是有角度的墙面能更方便地从城墙顶和塔洞转换攻击,而且可以使用石头木头在墙面滚动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攻击。
    它还增加了墙底部的厚度,增加了它的强度,可以给对方攻城塔的木板搭建制造不小的障碍。
    除了使用倾斜的墙壁,杜尚清还准备用重叠的火力来覆盖盲点。
    四个方向他准备建突出的塔楼,扩大防护范围彼此还可以形成交叉射击,很好的保护大门不被轻易攻破。
    总而言之,这个围墙就是要建成军事化堡垒,给自己坚守家园提供最强的保障。
    杜老头与老陈头最近一直在附近山岗上观看杜尚清的围墙建设。
    “我说亲家,你看我家老二究竟在干啥?这也不像是建房子啊!哪里有建那么高围墙的?太遮挡光线了!”
    杜老头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围墙要建那么高,这都六米了!
    “老哥哥,尚清可不是在建普通围墙,你看,哪里有围墙那么宽的,上面明显是准备以后留人活动的。”
    老陈头看了又看,忍不住又说“我怎么看也像县里的城墙啊!就是规模小点,其他地方都好像。”
    杜老头抽烟的手也抖了“你也看出来了?我告诉你咱家老二屋里还藏有好几把大刀,寒光闪闪,好怕人的。
    你说他如今弄这个围墙,会不会是想?”
    “不会,别瞎想,尚清我还是了解的,他没有什么野心,就一个普通老百姓罢了。
    我看啊,他是被朝廷放弃保护乡下的决定给吓坏了,想着要自己保护好自己。
    他现在家大业大,怕被山匪惦记上,有了这高大的围墙,谁还能琢磨他?
    我看就是来上几百人也打不进来,你瞧,四个角还要建什么塔楼,你说尚清是不是在军中拜了高人啊!咋啥都会呢?”
    “这小子嘴严着嘞,我套了几次话,他都跟我打哈哈,混过去了。
    唉,只要他不胡闹,犯傻事,老老实实当个老百姓,我就放心了。”
    “老哥,我看尚清是有主意的,你就不要操心了。
    你家几个孩子中,就他最稳重,能扛事,你们杜家说不定以后真的要靠他更进一步。”
    老陈头从杜尚清带着杜家的发展已经看到杜家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杜老头就只知道天天供着老大读书,全家被压榨的死气腾腾,没有活力。
    除了地里刨食啥也不想做,眼看着杜家就要房倒屋塌,分崩离析了。
    可从杜尚清分家以后,果断夺了杜家管事权,带着兄弟,孩子越折腾越兴旺,眼看就要起来了。
    “唉,是啊!我是真的没用了,想当初这个家被我打理的捉襟见肘,也看就要散了。
    可这小子蛮不讲理的夺了管家权后,还真的被他带活了,家里现在人心也齐了。能不能进一步我是不去想了,就这样也挺好。”
    “爷爷,你们怎么在这里啊?我找了你们好半天。老宅来人了,奶说来的是老姑太奶家的人,急着要见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