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人生路
作者:钱富贵er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李复吃早餐吃的最精细,并非说早餐吃的有多么的精致,品种多样,而是他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
    众所周知,人睡醒之后,躯体先醒,脑子再醒,最后坐在饭桌前,胃还没醒呢,自然胃口就没有那么好,吃的也就慢。
    李复慢悠悠的看着厨房院子里的几个人干活,一边吃着粽子。
    小桃闲着无聊,坐在一边乘凉。
    若是李复不在,她就去厨房帮忙去了。
    但是李复在这里坐着,小桃就算是闲着,也要以照顾好李复为第一要务,这就是贴身丫鬟和其他下人的区别。
    贴身丫鬟是有专门职责的,职责之外的事情,主君说可以做,她才能去做。
    不但耽误了服侍主君,那这个贴身丫鬟就不合格了。
    吃完了粽子,李复洗干净手,碗筷往石磨上一放,交给别人收拾就是了。
    他要去外面看看村里的人包粽子。
    离着宅子不远的空地,棚子下方,村里的女人们来回忙活,分工明显,有把包好的粽子要送到灶台那边煮的,也有准备材料的。
    最多的就是分坐两边,守着案板包粽子的。
    这边也已经出锅了一锅粽子,放在旁边的篮子里晾着呢。
    “郎君。”
    “郎君。”
    众人见李复过来,纷纷打招呼。
    李复微笑、颔首,抬起手来,打招呼,回应。
    “都忙活着呢,怎么样,两天能弄完吗?”李复笑问道。
    “郎君您可是小瞧我们了,这么多人呢,我们一天就能给忙活出来。”
    “是啊,一千个粽子的话,也就大半天的功夫。”另外一个女人说道:“只要材料管够,到天黑之前,我们都能忙活完。”
    “就是灶台少,包完了也煮不过来。”
    “是啊是啊。”
    李复闻言,稍加思索,随后说道:“那就这样,我安排人,把这些包好的粽子,送一部分到宅子里的厨房里去煮。”
    柳娘今日在厨房里忙活两锅粽子,也是外面的这些人包的,要两锅,是要给宅子里的下人们发粽子吃。
    大家都是要过节的。
    “小桃,等到柳娘那边忙活完之后,让宅子里的人来回多走两趟,借用咱们宅子里的厨房一用,到时候你帮着安排安排。”李复说道。
    “是。”小桃应声:“那这一整天,可是要辛苦辛苦柳娘他们了。”
    “过节图个热闹,等过完节,有赏。”李复笑道。
    “嘿嘿,那这下子他们干活的劲头可就更上来了。”小桃欢快的说着:“那奴婢就先替柳娘她们谢谢郎君了。”
    “你啊。”李复无奈一笑:“怎么想着替柳娘讨赏了?怎么,上一回铁柱拜师,给她家底掏空了啊。”
    小桃晃了晃脑袋。
    “也不能这么说,不仅仅是拜师,柳娘为了让铁柱读书,想要给铁柱更好的条件,钱也是花了不少,尤其拜师陆先生之后,柳娘更加省吃俭用了。
    她会所陆先生是大儒,名下弟子不知几何,铁柱时常跟随在陆先生身边,自然不能丢了陆先生的脸面,因此,柳娘为铁柱置办了好几套新衣裳。”
    “铁柱觉得浪费,没必要,衣裳嘛,洗干净就能穿,柳娘固执的认为,连绵不可丢,因此,娘俩还闹过一阵子不痛快呢。”
    “铁柱倒是个好孩子,知道体贴柳娘。”李复笑道:“柳娘她啊,对铁柱读书上学的事情,很是在意,她有这般想法,也不怪她,不过,跟在陆老头身边,脸面不脸面的,有机会你跟柳娘说说,这个跟铁柱没关系。
    陆老头要是在旁人眼里,面子真的那么大的话,即便是铁柱穿破衣烂衫,旁人也不敢看不起陆老头和他的弟子。
    若是在旁人眼里,陆老头没有那么重要,那么铁柱就算是穿绫罗绸缎,人家该不上眼的还是不上眼,这是陆老头的问题,不是铁柱的问题。
    以后让陆老头好好努力努力,多给学生挣点面子不就是了。”
    小桃站在一边,惊讶的张开了嘴巴,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是.......是这样的吗?
    李复都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还能在这种问题上,内耗自己?
    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发疯折磨别人。
    给陆老头一顿cpu,你看这个大儒他懵不懵就是了。
    李复视察了一圈之后就回家里了,去书房继续处理昨天晚上没处理完的事情。
    今天粽子都能弄好,明天就发下去,后天清晨一大早就启程去长安。
    后天也就是端阳节了。
    李复越是想,越是觉得,李二凤这怕不是来报复自己了。
    报复自己让石头给他送信,让他跑一趟泾阳县。
    然后这回过节,他也让人送信,也让自己跑一趟长安城。
    这李二凤,心眼儿真不大,跟特娘的苍蝇腿似的。
    整个宅子里都飘着粽叶的香味儿。
    香的李复都不想吃粽子了,想吃点烤肉。
    天热就是要烧烤配酒,越喝越有。
    要是能把啤酒给鼓捣出来,那就很棒了,有空跟酿酒作坊里的那些工人们好好聊聊。
    这武德酒.......忒不适合他这样的年轻人喝了。
    “双喜。”李复对着书房外喊道。
    双喜站在书房门口,福身行礼。
    “郎君有何吩咐?”
    “让人把烧烤架子收拾出来,晚上我想吃点烤串。”李复说道:“再弄点米酒。”
    “是。”双喜应声。
    晚上,李复的院子,烧烤架子支起来了,里面是厨房烧好的炭块,院子里的石桌上是送过来已经串好的食材。
    李复自己坐在院子里乘凉,烤点串,喝点小酒。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梦里唏嘘......
    享受。
    人嘛,得学会享受孤独。
    学不会,那像自己这样的,那不得郁闷死,得个抑郁症什么的。
    毕竟,很多事情没办法跟旁人聊,只能自己憋屈在心里。
    时日久了,心态就不一样了。
    所以才要折腾,让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占据脑海,折腾自己,也折腾手底下的这些人。
    让自己包括周围的环境看上去都很忙。
    这样才不会有时间想其他。
    再者就是,刚来的时候,过的穷苦日子,过的实在是够够的了。
    得挣钱,得过好日子!
    吃饱喝足,抬腿就走,剩下的自然有人收拾。
    虽说是米酒,李复也就着烤串喝了不少,回到屋子里,脱了外衣倒头就睡。
    迷迷糊糊的也得扯过一边的被子角,盖在自己的肚子上。
    天热归天热,肚子要盖。
    就算全世界只剩下一片树叶子了,也得睡觉的时候盖在肚脐眼上。
    再睁眼,院子里已经被收拾干净了。
    小桃等候在外面,听到李复叫她,才进了房间。
    “昨日里弄到晚上,粽子都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得赶紧发给大家伙了。”小桃说道。
    天热,东西存放不住,最好今天就给消耗干净,不然放坏了多浪费。
    “成,让老赵安排人,今天专门给大家发粽子。”李复说道。
    “赵叔昨天就已经准备好了。”小桃应声:“宅子里着召集了一些人,先给庄子上的人家发放下去了,昨日里她们干活了,就先给他们发下去。”
    “恩,可以。”李复应声。
    “后续赵叔打算让庄子上的女人们一块帮忙,抬着那些粽子,往工地上去。”
    “抬什么?套上马车,拉着板车过去,那不省力气吗?”李复说道:“现成的工具,用啊,宅子里有多少牛车马车,能用上的就用,别让人去费那劲。
    你们一天天的,使不完的牛劲,干点正经事。”
    李复相当无语,这粽子,抬过去?多累挺?
    “那这不是宅子里的车马,没有您的吩咐,旁人也不敢擅自动用嘛,到时候万一您要用了,没有,那我们罪过可就大了,赵叔即便是能调用,也就能调用一辆车马而已。”小桃噘着嘴反驳。
    李复笑了笑。
    “对对对,你们是为我考虑,考虑的好!值得表扬,等过了节之后,都有赏!
    对了,今天的粽子,给宅子里的人分发了吗?”
    “等着您的话呢。”小桃回应。
    “马上发!”李复大手一挥。
    “双喜。”小桃倒腾着她那两条小短腿,奔着门口去了。
    “我在呢,小桃姐姐。”双喜应声。
    “去厨房招呼一声,就说郎君让给宅子里的大家伙,分粽子吃。”小桃说道。
    “唉,我这就去。”双喜转身出去了。
    剩下的,要往庄子里送的,要往工地上送的,都是需要李复领着他们去送。
    这一天的时间,大半天都的用来忙活这个。
    这也是没办法的,这事儿他提出来的,老赵的意思也是,风头,得让主家来出,赞扬,也要让主家来享受。
    于是乎,早上吃完了饭,李复就带着老赵还有护卫们从宅子里出发了。
    先去的庄子上,让老里正将留在家里的人都招呼出来,按照一家几口人来领粽子,说是一人一个,不多不少。
    不用怕谁家多拿少拿,都是一个庄子上的,谁家几口人还不清楚吗?
    老赵站在一边,跟老里正一块。
    李复则是守着一个篮子,亲手为大家发放粽子。
    “郎君,端阳安康。”
    “端阳安康。”李复笑着,从篮子里拿出粽子,递给对面的人。
    “你们把粽子放回家之后啊,还要帮个忙,工地上人多,的帮着一块过去发,数着数分开。”李复说道:“四个工地呢,可是不少。”
    “成,只要有什么事,郎君招呼一声,我们一定帮忙。”
    李复看着庄子上的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自己在村里的那些时光。
    村子里的人,也是这样的淳朴善良,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事儿了,都会帮忙。
    红事请就去,白事不请也要去。
    不管是红白事,做大锅饭,村里的女同志们帮着洗菜摘菜端盘子,男同志们力气大,出些力气,做重一些的活儿。
    不多时,庄子上这边就全都领完了。
    宅子里的人将剩下的粽子抬到了板车上,开始拉着往工地上去。
    最先去的就是书院的工地,那里人最多。
    村子里的人也匆匆放下东西之后,跟着马车往工地上去。
    到了地方,一筐筐的粽子都被卸了下来。
    工地上有专门做饭的厨子。
    “这工地上现在具体有多少人?”李复问道:“明天就是端阳节了,村子里准备了粽子打给他们吃。”
    “具体的话,总共是一千零三十六个人。”厨子说道。
    “行,称出来吧,留几个人在这边,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十几个人一块发,一人守着个筐,这样也快。”李复说道。
    粽子包的本来就多出一些来,不用留具体的数,数也费劲,留个大概,一筐有多少,留下多少筐。
    主要就是给这一千多号人发下去,得需要不少人呢,这样才能让大家赶得上吃饭。
    李复在庄子里召集人手,就是办这事儿呢。
    四个工地都分好了之后,已经快要到中午了。
    李复打算去工地上看看情况。
    饭点,工地上几十个厨子准备好了饭菜,工人们停下了手里的活,开始吃饭。
    一排盛放着粽子的筐放在桌案上。
    “大家伙,打完了饭菜之后,都可以来这边,一人领上一个粽子,明日便是端阳节了,泾阳王殿下和庄子上的同乡们给咱们准备了粽子,让咱们也过个端阳节!”
    “来这边来这边。”
    “排好队,一人一个。”
    “这边也能领,来这边。”
    众人纷纷招呼着。
    工人们闻言。
    还有这好事?
    泾阳王殿下真是好人呐!
    “多谢泾阳王殿下!”
    众人纷纷赞叹。
    正好这时候李复也过来视察来了。
    就听见了这动静。
    “殿下来了。”
    人群里,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
    这下,向李复道谢的声音更加响亮了。
    “多谢泾阳王殿下!!”
    李复来到分发粽子的地方。
    “无须客气,这些天你们在庄子上干活,也都辛苦了,条件有限,大家一块过个节。”李复说道:“天越来越热了,往后要更加注意,不要中暑了,多喝些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