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泉州之战(八)
作者:苍莽山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最新章节     
    那些没有被打死的元兵,只觉得痛入骨髓,却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受伤。
    只知道自己的身体在流血,从血窟窿里不停地流血,止不住的那种。
    恐怖如斯!
    比毒箭还要恶毒,这踏马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元军大小将领们的咒骂声,伤兵的哀嚎声不绝于耳。
    那些活着还没有受伤的元军看到此情此景,不由自主地后退两步。
    满眼都是恐惧之色!
    终于有人支撑不住了,丢下兵器想往后跑,可大海上又能跑到哪里?
    一名元军小军官一刀砍翻这名准备往后逃跑的小兵,大吼一句:“后退者死!”
    继而又砍翻几个摇摆不定的元军士卒,这才堪堪稳住局面。
    “投石机!快上投石机!”
    站在后面的蒲师文看到这足以令其终身难忘的一幕,慌乱之中猛然间想起了这种大杀器。
    “炮手”们操作着小一号的投石机,手忙脚乱地拉起机关,放置石头,准备向宋军反击。
    “报!丞相,元军有投石机,正在准备投射!”
    巨大的旗舰上,盘坐在桅杆之上的观察手对着甲板上的文天祥大声喊道!
    “什么!快传令主力舰右转向,左舷对准敌船!命令大将军炮对准投石机开炮!”听到观察手的喊声,即便是沉稳的文天祥也紧张起来。
    华夏的船舶一般采用硬帆,学名叫中式硬帆。
    94年老版《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单刀赴会,所坐的船就是硬帆船。
    包括东亚,南洋地区都采用华夏的硬帆。
    硬帆说简单点就是有“骨头”的风帆。用很多竹子支撑起帆面,比较硬一点。
    西方航海时期多用软帆。
    这其实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
    东亚地区多岛屿,风力较弱。而大西洋沿岸岛屿较少,近海风力大得多。
    两种船帆,各有优缺点。
    硬帆对风力的利用率更大,风小的情况下也能使用,即便出现很多破洞也不太影响大局。
    硬帆可以围绕桅杆转动,不管是升帆还是降帆,其操作更加简单,更加节约操作人数和人力。
    而且在逆风的时候随时调整风帆的方向就可以达到逆风行驶的效果。
    借助于风力、船舵可以轻易的改变航向,也更加安全。
    船舶上的风向标都是标配。
    软帆能做的很大,强风状态下能“兜”住风(适合西方海岸风力较大的特点),更适合大风和远洋航行。
    但软帆太过于复杂,需要各种辅助帆(三角帆、翼帆等),极难操作。
    华夏为农耕文明,只要粮食够用,其他都不是个事儿。
    西方人少,又不会种地(明朝时期西方农业还在采用“三圃制”)。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非常适合西洋人。
    西方人满脑子都是冒险精神,财富全靠抢。
    可以说西方甚至达到了人人皆是水手的境界。
    极大的风险中同样存在着巨大的诱惑,一次掠夺成功就是丰厚的回报,够一辈子享用。
    当然了软帆速度快,硬帆速度慢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现代大型运输船和邮轮又开始使用硬帆作为辅助动力了。
    (节约燃料,省钱。)
    “不好!鞑子有投石机!快让前面的战船注意躲避!”
    张世杰、苏景瞻、谢洪永等人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急促的预警声响起来了。
    投石机正规的名字叫“抛石机”,其实是一种杠杆原理,短臂上固定一个重物,长臂末端有一个可以装弹的袋子。
    发射时候,先将长臂用力下拉至水平方向,然后突然放开,短臂在重物的作用下快速下落。
    石弹从弹袋中沿着45度角飞出。
    传统的手拉式投石机需要上百名甚至数百名士卒步调一致的操作。
    射程近,威力不足。
    着名的襄阳之战,襄阳护城河宽达150米以上。
    元朝没有任何一件武器可以对城墙造成威胁。
    蒙元从西域调来的工匠打造的是机械式动力投石机,射程更远,发射的石弹更加沉重,威力惊人。
    (这两种投石机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西域炮(投石机)射程可达200米,超过了襄阳护城河的宽度。
    150斤重的巨石,呼啸着飞跃襄阳城墙,从守城将士头顶飞过,砸在城内,城内建筑成粉末状,而地面上也留下数尺深的大坑。
    可以说回回炮彻底击碎了襄阳守军最后的一丝丝信念。
    再加上元军四面围困,切断襄阳与宋朝的联系,吕文焕出城投降。
    战争是残酷的,无所不用其极。
    蒙古人西征时期就曾无数次把染病致死的尸体抛进敌方的城池里,灾难迅速蔓延开来。
    “床弩!床弩!”宋军各船上的观察手惊呼着!
    “特么的!还是小看了蒲寿庚这个狗贼。”黄鹤一拳砸在栏杆上,怒骂道。
    所谓的“床弩”就是把数张弓合并在一起安置在床架上,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
    在古代也是一种远程大杀器。这种武器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至汉朝普遍使用。
    床弩种类很多,小型需要六七人操作,大型的需要数十人到上百人。
    最着名的还是宋朝的八牛弩,其射程超过千米。
    蒲寿庚战船上肯定不是数十人甚至上百人操作的床弩。
    包括投石机在内都是小型化的,太大的战船上也用不了。
    但即便这样,元军也不再是伸着脖子待宰的羔羊了。
    一时间宋军的压力突然剧增。
    宋军前排战船上的大小军官大声提醒着手下的士兵们:“上大盾,上大盾!注意隐蔽,给我狠狠地打。”
    战争就是这样,至于说能不能隐蔽得了,或者大盾能不能扛的住,那就看天意了。
    并不是说军官提醒了,就安然无恙了。
    宋军把一面面大盾支棱起来。
    与此同时,一枚枚石弹,一支支大号的箭矢已经呼啸而至!
    石弹砸在战船上,岂是木质战船可以硬扛的。
    一颗苹果从高楼坠落都是相当危险的事情,何况十余斤重的石头疙瘩了。
    石弹飞跃海面从天而降,重重地砸在宋军战船上,顿时木屑横飞,船舱被砸出一个个的大窟窿。
    虽然有大盾防护,但石弹袭来,岂是人力所能及的。
    一名名大盾手双手紧握盾柄并用肩膀顶住盾身。
    但一切都是徒劳的,一枚枚石弹砸在盾牌上,精钢打造的大盾顿时肉眼可见的凹陷下去。
    石弹势头丝毫不受影响,连人带盾被巨大的冲击力一同轰倒。
    大盾手猛然向后飞去,直接撞击在身后的船体上,然后才停了下来。
    一支箭矢擦着海面,势大力沉极速飞来。
    箭矢射穿坚固的盾牌,锋利的箭头射入一名年轻的宋军身体。
    “大宋万胜!杀……”
    年轻的士兵在生命的最后,拼尽全力用满是鲜血的嘴巴,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这名年轻的无名英雄,用他的实际行动,用他的生命,感染着身边无数的华夏儿郎!
    “大宋万胜!”
    “杀!杀!杀!”
    虽然伤亡不断增加,但宋军的气势不减反增,喊杀声震天动地。
    “擂鼓!助威!”
    巨大的鼓声响彻云霄!
    张世杰张老将军更是一把夺过鼓槌,奋力敲打着巨大的战鼓!
    “咚!咚咚!咚咚咚!”
    战鼓声一阵高过一阵,传向四面八方,传入宋军将士的耳中。
    “特么的,命令锦衣卫自由射击,给我瞄准了敌军操作手狠狠地打!”
    因为特种部队属于最高机密,黄鹤只能把属下称为锦衣卫。
    况且这样称呼也没问题,他们本来就属于锦衣亲军。
    火枪手们看了一眼身边不断倒下的战友,抹了一把眼泪,咬碎钢牙,举起手中的米涅步枪,瞄准元军,不断地重复着早已经熟透了的操作步骤。
    黄鹤的特战队员们心态倒是平静很多,或许是经历了更加残酷的训练,练就了“铁石心肠”吧。
    此刻,分乘十余艘战船的一百多名特战队员眼中没有泪水,只有那坚毅无比的目光,和那昂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