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游1
作者:朴朴朴   转正失败后,我拥有了签到系统最新章节     
    苏甜的早餐,不出意外是在酒店,住了几天都没来吃过,把摆放在书桌上的相机收起来,留下一个contax t3胶片机,今天打算就用它来拍照。
    其他衣服之类的统统叠好放进行李箱,收进空间,吃完早饭之后,要退房,之后入住定的四合院套房。
    来到用早餐的地方,苏甜随意的挑了些小点心,点了一个酒店的招牌班尼迪克蛋和一杯果汁。
    班尼迪克蛋,听说是什么蛋中之王,起源于华尔道夫酒店,蛋的名字是以要求厨师按照他的要求做出来的客人的名字命名的。
    “哟!流心。”苏甜用餐刀切开上面的水波蛋。
    吃起来没什么蛋腥味,配上荷兰汁,味道很清淡,但是她认为最好吃的是酒店的红丝绒蛋糕。
    在餐厅,填饱肚子的苏甜,办理好退房再入住的手续,直接让酒店工作人员把房间里的行李袋拿到她的四合院套房里。
    她打车去了圆明园参观。
    “宿主,你一般不是先去博物馆的吗?”101看着导航上的目的地,发出疑问。
    苏甜回答道:“你给的奖励,你不知道,博物馆除了节假日,周一闭馆,故宫也是。”
    101保持沉默。
    圆明园一共有五个入口,其中有一个是需要单独预约的,可以看见兽首真迹。它叫圆明园,实际有三个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历经六朝,称为万园之园。
    苏甜当然不是一个人逛,圆明园很大,损坏的很严重,即使里面有讲解、告示牌,她依然请了一个导游,带着她逛。
    “这个圆明园呢,它始建于1707年,最开始的时候他是一个皇子的赐园,您肯定知道是哪位皇子吧!就是电视上演的那个四爷,四爷是谁呢,不用说了,爱新觉罗胤禛。”
    导游带着本地口音,嘴里说着不说,顺着话头就吐噜出来了。
    “圆明园修建完成之后,雍正一年365天最多有361天都在圆明园里度过,他之后下几任的皇帝,基本上有超过大半年的时间待在圆明园。可以说这个园子在清朝算是紫禁城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导游向苏甜介绍着。
    苏甜边听边看,绿植丰富,环境优雅,不过皇帝逛累了,有轿子坐。
    咱们没有轿子,但是有观光车和游船。
    “湖里还有野鸭子,生态蛮好的”苏甜跟在导游后面上了座桥,看见水面上游着几只野鸭子。
    桥附近有几只,后面的湖里还有天鹅、其他品种的鸟,她是认不得。
    导游听到她的话,表示赞同。
    “后期生态修复的不错,在园中观测到的鸟的种类有近300种。”又接着指着湖心里的建筑说:“那座亭子是鉴碧亭。嘉庆帝很喜欢这个坐落在湖中央的大亭子,多次写诗赞美。‘湖泊中央鉴碧亭,重檐方亭绕紫嫣’就是他写的。”
    雕梁画栋,红漆绿瓦。
    “这个园子,起初是康熙赐的,对他儿子说,我给你一块地,你自己建个自个儿的花园去,当时,建的小,毕竟胤禛还是个皇子,像康熙自己的畅春园建的很奢华,后来胤禛当皇上了,他这人吧,他爸用过的那点东西,他自己不想用,他得弄一新的。圆明园后来建的就漂亮了。”
    开始没什么看点,无非是蓝天白云大树,导游就讲讲圆明园的历史,三园的主要事迹,讲的很白话,让人一听就懂,带着苏甜一路向前走。
    在放着地图的地方停下,导游大致的给苏甜比划了一下这个游览的路线。
    “我给您讲一下,我们一会儿是看这个西洋楼遗址区,在长春园里这一块,它是乾隆下令让西方的传教士郎世宁设计的,他被毁坏的很严重,原因您肯定也知道,它的面积从地图上看也不是很大,我带您慢慢逛。”
    听导游一说,气氛变得稍微有点沉重,历史书上都介绍过原因。
    他带着苏甜过检票口,向前走了没多久,指着旁边光秃秃的土堆介绍,“这是当时很重要的一个建筑叫线法山,现在很难去形容,以前的结构跟现在的完全不一样。”说着他从兜里掏出手机上的复原出的图片给苏甜看。
    苏甜看着他手机里的资料,它原本的造型是一个一圈一圈像竹笋外面是交错的笋衣,中心的建筑是笋心。
    再比较看看面前的土堆,上面长着绿植,一些碎石块,现在什么也没剩。
    “可惜吧!这上面之前还有一个亭子,乾隆就带着自己的妃子,那个妃子在还珠格格里叫香妃,但是历史叫容妃,她想家!乾隆就在现在停车场的地方给她仿家乡的街景建的,她站在亭子里向东边眺望,就能看见她家乡的景象。后来也被毁了。”
    导游一路感慨带着苏甜走到今天的西洋楼的第一组景区。
    “前面的建筑就是有名的大水法”
    地基算是完整,上面的建筑只剩大理石块跟柱子
    看着眼前荒凉破败的建筑碎片,无法想象它曾经的精美,基本上导游不说,她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后面还有一座宫殿。还以为就是一个喷泉呢。
    “这地方也是乾隆建给容妃住的,但是她没住多久,不是去世了啊,是她原先生活在新疆回部地区,气候干燥,但是她旁边的喷泉天天喷水,加上大理石建的,寒凉,她受不了搬出去了,后来乾隆把这就当仓库使。”
    乾隆宠的也太表面了吧,但是皇帝住的地方就是不一样,天天喷水,自己学校的喷泉没有大事一般不喷水。
    “它修建的还有讲究的,下边是西洋风格的上面用的是中式的庑殿顶、琉璃瓦。乾隆的意思是告诉所有人,尤其是西方的传教士,你们的西方建筑再伟大,都得在大清的统治之下。”
    导游讲解着,翻给苏甜看复原图。
    “西洋楼是郎世宁设计的,他设计的喷泉这边是鹿造型的喷泉后面是犬造型的,叫‘十犬逐鹿’,他在中国历经三朝,是个中国通。而且原先这个地方喷泉喷射的时候经常出现彩虹,想想当时的景色得多美。”
    转到后面的一个台子上,四周竖着的大石块,上面雕这兵器,苏甜走进两步想仔细瞧瞧。导游就给她讲解为什么要刻大炮、武器在上面。
    “这地方还有一件国礼,“观瞻水法”,是给外国的人看的,告诉他们,我们有很多武器,你跟我们打仗就是找死,这就是宣扬国威的一种手段。”
    等苏甜研究好了,导游带着她到西洋楼最大的景区——海晏堂。
    一直说水法、水法,简单的说就是喷泉,可别说只有西方才有的,在中国雍正时期,水法就很成型了。
    “面前的这几根柱子,是一宫殿,现在就剩这些了。”
    说真的你要不说这是个宫殿,苏甜就当景观石柱给参观了。
    “这地方是蓄水楼,前面喷的水就是这来的。咱们去看看海晏堂的正殿。”
    去看正殿的路上有建筑复原的样子,还有郎世宁给乾隆画的像,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个地方要是能保留下来,那不得了了。
    “十二兽首原本就是在这儿。”导游指着面前被围着的大坑,一堆的石头柱子,周围长满杂草说是正殿,曾经很辉煌,等级很高,11面阔的建筑北京只有太和殿,面前这个曾经也是,但是现在连个门样都没有。
    唯一一个还算完整的是迷宫,,结果导游说这也是后来后修复的,两个人进去转了一圈,迷宫的墙很低,只有一米三,也是因为皇帝害怕有人刺杀他。
    导游带着苏甜逛逛停停,直到看完兽首真迹结束。
    长达3个小时的游览,苏甜早已饥肠辘辘。
    “苏小姐,您请的导游是带您一整天的这个游玩,现在已经到饭点了,您第一次来北京,我免不了俗,带您去吃这个北京烤鸭!”导游提议道。
    苏甜一想确实,来北京5天了,天天拍摄,吃的都是外卖,还真没吃北京烤鸭。
    说道北京烤鸭,那就得想起全聚德了,但是全聚德的口碑现在没以前那么好了,她问导游:“我们是去哪家吃烤鸭呀!”
    导游在心里早就想好了,“咱们去四季民福吃。”
    “行!”她听过这家评价还不错。
    ..........
    到了四季民福坐下,苏甜除了烤鸭也不知道他家什么好吃,目光转向导游。
    “你有什么推荐吗?”
    “我推荐您点狮子头。”他边看着菜单边给苏甜推荐,“盐水鸭肝就不推荐,全聚德的烤鸭现在不行了,但是鸭肝比他家好吃,如果你喜欢吃鸭肝,可以去尝尝。”
    当着人家面吐槽不太好吧!苏甜看了眼服务员,服务员给她一个礼貌的微笑,看来只是打工人而已。
    “再来一道宫保虾球吧,他家虾球还可以,主食推荐尝尝炸酱面,点心推荐豌豆黄,加上烤鸭,两个人点这些差不多了。”他说完看向苏甜。
    苏甜点点头,“可以,再加一个京味烧羊肉。”
    先一人上了一盅清炖狮子头,里面是小孩拳头大小的一颗,白里透粉,表面凹凸不光滑,人家都说正宗的狮子头就是这种,叫石榴粒大小的凸起。
    先喝汤,汤鲜,飘着油花,但是不腻,加上青菜,带点草头的清香。
    苏甜咬了一口,咸、香,炖的很软滑,里面的马蹄带点嚼头,好吃。不亏这道菜能上国宴,老少皆宜。
    “合口味不?”导游带客人来这家店不知道多少回了,基本上狮子头都是必点,不踩雷。
    “好吃的!”苏甜表示肯定。
    接着连上两道菜,宫保虾球、京味烧羊肉。
    苏甜先尝了导游推荐的虾球,确实好吃,虾球的口感很赞,虾的肉质饱满弹牙,裹上酱汁,味道也够。
    京味烧羊肉,她想着是红烧的那种做法,他这个是裹上淀粉炸的,尝一口。
    入嘴表皮酥脆,面糊很薄,里面的羊肉卤的很香,也不油。
    一连尝了两块,厨师就在面前片烤鸭,一片片整齐的排在白瓷盘上。鸭皮烤成红褐色,亮亮的,灯打上去都反光,听厨师片皮的声音就知道,很酥脆。
    端上桌,苏甜迫不及待的尝了片鸭皮,果然很酥,烤的很到位。又尝了块鸭肉,鲜嫩,鸭子选的好,处理的也好,没有任何腥味和异味。
    加上葱丝、黄瓜条,蘸酱卷一个鸭饼,味道口感更丰富。
    “您趁热试试鸭皮蘸白糖。”导游向苏甜推荐。
    她试了一块,哇!确实不一样!入口即化,油脂充满了整个口腔,还有淡淡的果木香。
    导游没白找。
    炸酱面是菜码跟面是分开的,配菜很丰富,红萝卜丝、黄瓜丝、青豆子、黄豆子、芹菜丁等。
    里面没有苏甜不喜欢吃的配菜,她全放进去,跟着炸酱一起搅拌。
    面条是手擀的,劲道,炸酱不是太咸,配菜爽口解腻,旁边还有一小杯面汤,‘原汤化原食’。
    最后一道小点心,豌豆黄,整整齐齐的小方块垒在小碟子里。
    慈禧太后喜欢吃的一道小吃,口感绵密,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苏甜不知道,这家店是不是什么老味道,因为她也不是北京人,但是她吃的这几道菜是符合她的口味,是好吃的。
    苏甜吃的差不多了,开始跟导游聊天。
    “你们像接我这种临时的单子,会不会很抗拒,头疼。”
    导游很直白的说:“不会,因为你给的钱多,临时的收费很高的。”
    她请的导游还是林清推荐给她的,说是服务很好,只要你出钱为你私人定制行程。
    “你们是就负责北京的行程,有没有其他地方的?”苏甜有点好奇。
    一听这种问法,就知道雇主可能还会再去别的地方游玩,有单子可谈,导游大致的给苏甜介绍他们公司涉及的范围。
    “有啊!全国热门的旅游城市都可以,国外的话,就比较少,像泰国、新加坡、北欧一些的国家,我们都有当地的地陪。”
    “哦哦”苏甜了解
    导游看苏甜吃的差不多了,开口道:“您之前不是说这个看看风土人情嘛,下午我就带你看看北京的胡同里什么样,给您讲讲胡同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