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骨子里的习惯
作者:晓春三月   家有儿女在古代最新章节     
    三个孩子是定下来在明家书院读书,家里人早晚接,中餐还是带,不必搞特殊。
    明秀才也默认了,外孙一个好说,要是三个孩子都在家吃,不是粮食的事,粮食不用说云家也会给,而是娘子一个人实在做不下来。
    过些天跟媳妇摊牌,还不知道会不会闹风波。
    罢了。
    明月回到家还是忍不住感叹,明扬那么优秀的人怎么就找了一个这样拎不清的女人呢。
    “要我说,最直接的就是和离,这样性格的人很难改,虚荣心太重,你娘家人还是心软了,时间久了,说不定就会出事。”明睿觉得对明扬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截了当,早早地掐断日后的麻烦。
    “如果我也是那样呢?你也会离?”
    “你怎么会那样?明月是多好的女人啊,三生三世都甭想甩了你相公。”说完人就溜了。
    真的只能和离?
    记忆中明扬温文尔雅,阳春白雪般的少年,对原主也特别的好,可惜了。
    还有三天就月底,出行的准备都做好了,唯一没有到位的就是云家人。
    “娘子,明天提前把香水送去,还有下个月的话本,后天他们还没有下来,我就上去催,起码老爹得来,不然月初如何动身?”
    明月看看两个孩子都不在,忙小声道:“这是清单,你按上面的置办,全放在空间里。”
    “乖乖,这么多肉和猪油?”
    “趁他们没有来,多买些炸成坛子肉,猪油也多熬些,到了府城,男孩子都大意,哪里知道天天吃的东西哪买的,现在备些比去了生疏地方到处转强。”
    “要不是我不放心把俩孩子锁家里,自己就去买了,买起来也快得很。”
    “知道了,我就是问问。”现在不缺银子,这些多备些没坏处。
    次日。
    云明睿出去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了。
    俩孩子做功课的做功课,绣花的绣花。
    “香水两百六十四两,话本和书十二两,置办这些东西花了七两。”明睿算起账来,“娘子,咱们现在的存银已经四百四十两了,实在是不少了。”
    “嗯,我昨天硬是给了朵儿外婆五两,零钱也只剩下三两了,临走给大哥大嫂三两,你爹二两,剩下的五两交给你爹,当家里的费用也好,当孩子的学费也好,随他。”
    “这次出门准备开支控制三十两之内,剩下的四百整你给我好好收着,尽量不要动了。”
    “怎么,我家娘子还有什么大规划?我本还想着去府城让你买些好首饰。”
    明月直摆手:“别,别,我可不爱那些又贵又重的东西,没什么好的,咱们一年最多也就两千多两,我还想尽早去府城或者江南买一个好点的庄子,在里面栽上大片的桃林,桃花夭夭,你我在那里当神仙夫妻。”
    明睿笑起来:“还神仙夫妻,不过我喜欢,听娘子的。”
    他是真的不爱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四品以上的官日日五更天起来上朝,生病都轻易不能歇,官小的,又得承受上官的雷霆施压,好事可能都被上官抢了,坏事还得你担着。
    何必呢?
    等他有了秀才身份,可以不用劳役兵役,到时候赚钱过上娘子说的神仙日子,不比什么都强?
    真想当老爷,就让儿子去博,那小子一看就不差,脑子又活,能装斯文,内心腹黑,最适合当官了。
    明月看相公带着儿子去读书了,仿佛女儿一声,不声不响就去了集市。
    过几天大嫂他们就下来了,有些事总是不方便,她今天去多买些猪肉和猪油,猪油熬上,猪肉炸成坛子肉,到了府城,人生地不熟的,不一定方便。
    半个时辰后,肉就到了家,肉摊老板见她买的多,家就在县城,当然愿意送,一百多斤的肉已经被切成大块,排骨也砍成小块。
    猪油五十斤,都被切好,直接能下锅。
    两百斤刚好花了她所有的零钱,大骨和猪肚猪肝都是送的,加起来也不少,毕竟像她这样的大户可不多,尤其是这样的夏天。
    很快,大锅里就熬上了猪油,但这些可不是少数,一天做不完,于是明睿被找来了,收进了一半,剩下的就是今天的事了。
    “我帮你吧,你买太多了,刚刚还说府城之行控制在三十两之内,我看你身上的零钱一文不剩了吧?”
    “三两刚刚花完,回头你还得给些零钱,身上一文没有慌得很。”明月跟他讲了坛子肉。
    明睿竖起大拇指:“厉害,这些多多益善,如果长时间不吃荤我怕是不行,回头鸡蛋也多囤点,等明后年养鸡的人家怕是少了。”
    那是肯定的,人多难了,还养鸡?
    中餐随便对付了,不过三人吃了一些油渣,香香脆脆的。
    明月忙了一天,傍晚才渣好了坛子肉,猪油也熬好了一半,剩下的明天继续拿出来渣。
    豆腐放些油渣,小火炖着,再放些酸菜,香的不得了,一大盆大骨汤,里面放了些瘦肉片,猪肝片,再洒上些小葱花。
    一人一碗白米饭,是白米,这就是很好的晚餐了。
    这样的日子神仙也喜欢啊。
    景琛小身子端坐着,如果忽视他飞快的筷子和不停蠕动的小嘴,谁都会感叹君子虽小,也是如玉。
    明睿心里好笑,原身前些年干什么了,好好的孩子管教成小老头,还好小老头也只是偶尔装装,不时地露出孩子的淘气。
    如果不是他们来了,说不定几年后就真成了一个书呆子。
    第二天清晨,明睿就一个人去了刘家村,出门前被娘子一再叮嘱要留意那个寡妇,千万不能被讹上了。
    心里已经有数,凭自己的身手完全不会有事,但心里还是恶心,这叫什么事呀?
    这次去刘家村,再去应该就是迁母亲墓了。
    明月则在家继续昨天的事。
    话说明睿到了老宅,他自己的房子已经交给了村长。
    “爹,大嫂,还没有收完吗?”进门就看见他爹在晒稻子,大嫂也在一边帮忙。
    “明睿回来啦,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请了好几个人呢,你上来刚好,帮着拉一车稻子下去。”
    “今天就是月底了,后天我就得起程,总是见不到你们下去,我不是说了吗,多请几个人,唉,真是。”
    明睿说完这些话就愣住了,自己怎么这样说话?不应该呀,唉,骨子里的习惯真是一时半刻改不了。
    云老头笑着,一脸和蔼:“知道了,知道了,你大哥不是舍不得银子吗?你要不歇会,等下我来装车。”
    徐氏忙去倒茶,心想公公还真是喜爱这个小叔,要是她相公这样说话怕是得挨骂。
    不过小叔说的也有理,明明昨天就该请人了,明强就是不舍得一天三十五文的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