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步步杀机
作者:大风预警   我只是个捕快,干嘛把国库都给我最新章节     
    这时候,外面的太监急匆匆进殿:“陛下,大理寺卿带着左都御史大人,请求觐见。”
    玉景帝对两人冷哼一声:“这事等下一起算!”
    然后他对太监道:“宣!”
    大理寺卿拿着一套卷宗和一本折子带着左都御史走了进来。
    左都御史先一步猛冲至玉景帝跟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陛下,臣罪该万死!”
    “你也知道你罪该万死!给朕跪着!”玉景帝怒喝了一声。
    大理寺卿瞅了瞅,呦呵,刑部和吏部尚书两位大人都在这里跪着呢,他紧走几步,在玉景帝跟前站定:
    “陛下,匡定县一案已经审结,杨临的原判无误。左都御史颠倒黑白,企图为一个贪官翻案,陷害安定伯,现已查明,左都御史大人的罪恶,铁证如山!”
    “这是案审纪要和相关卷宗,请陛下预览。至于左都御史如何判罚,还请陛下定夺。”
    玉景帝也不暴怒了,而是冰冷的看着左都御史,指了指他的脑袋:
    “左都御史,嗯?很好。”
    然后看向跪地的三人:
    “这会儿朕的三法司都在,却只有大理寺卿一人站着,很好。来,给大理寺卿赐座。”
    说完,他大手一伸,接过太监从大理寺卿手中转递过来的纪要,扭身坐回了龙椅。
    有两名小太监给大理寺搬来了椅子,大理寺卿挪了挪,就在跪着的三位大人身旁,坐的理直气壮。
    仔细看了一遍案情纪要,玉景帝放下,很欣慰地看了一眼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然后起身拱手:
    “陛下,复审匡定案是陛下钦定,刑部、吏部两位大人陪审。可两人中途弃审,有负皇命,有悖司法威严。两位尚书大人该当如何惩治,也请陛下定夺。”
    正在这时,门外太监再次进来回禀:“陛下,京兆府许明岩大人求见下,说有要事面圣!”
    这么晚了,京兆府来干什么?
    玉景帝愣了一下,还是说了一声“宣进来吧。”
    许明岩正了正官帽,拿好手里的卷宗,踏入殿门。
    一进门就看到里面竟然有四位朱袍大人,还有三人在跪着...气氛有点紧张啊。
    看清楚是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和刑部、吏部两位尚书之后,许明岩心里定了定。
    没想到杨临真的猜对了。
    这四位今天还真的都在皇宫之内。
    许明岩当即紧走几步,来到陛下跟前,躬身行礼:“臣京兆府尹许明岩,参见陛下。”
    玉景帝沉淀了一下心情开口道:“许爱卿,这么晚来,有何急事?”
    许明岩双手捧着卷宗和纪要折子躬身道:“回禀陛下,今日京兆府审了一件案子,臣不敢定夺,需要向陛下请示。”
    大伴魏公公压根没让人接卷宗,他瞪了一眼许明岩就要把他赶走:“什么样的案子这么急?没看陛下正在过问三法司复审杨临的案子呢吗?”
    玉景帝也是有些不乐的看向许明岩:这么不懂事呢?
    许明岩赶紧躬身回禀:
    “回陛下,臣本想明日早朝回禀的。但这事,不适合在朝上说啊。而且此案传播的很快,臣来的时候,打听了一下,此案已经在内城传疯了!明日早朝,一定有官员会议论纷纷。”
    “此等大事若不及早向陛下禀明,臣恐有失责之罪!”
    随后他瞄了一眼跪地的两位尚书大人:“而且此案事关刑部、吏部两位尚书大人...臣一人也无法定夺。”
    京城都在传?
    还跟刑部、吏部尚书有关?
    玉景帝顿时有些纳闷:“什么案子,递上来吧。”
    魏公公这才接过许明岩手上的卷宗和纪要折子,转递给了玉景帝。
    打开折子,玉景帝看了一眼,顿时惊了。
    不可能吧?
    他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折子,然后扔下折子,快速扒拉起卷宗,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供词和天道盟的玉佩。
    随后,他脸上肌肉气的发颤。
    他又一次暴怒了!
    “都是一群什么狗东西!”
    他双手颤抖着,几下把折子连同卷宗卷在一起,一下子砸向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破口大骂:
    “你们还是不是人!!大新国自建国以来五百多年,朕从未听说,朝中文武有谁干出过这么不要脸的事!!”
    “这案子给朕看,都玷污了朕的眼!”
    两位尚书大人,蒙了呀。
    他们赶紧在再地上的散落的案卷和纸张中寻找要点。
    一人拿了纪要,一人拿了供词。
    之后,两人猛然大吼:“陛下,臣冤枉啊。这事杨临栽桩陷害!臣请陛下明查!”
    玉景帝问向许明岩:“许爱卿,你审的案子,你觉得呢?”
    许明岩皱眉:我这不是请陛下定夺来了么?
    我也不敢定啊。
    他随即把锅甩给大理寺卿郭道光:“大理寺卿也在,不如请郭大人再审一审?”
    许明岩知道,这案子牵累不到杨临。
    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是‘苟二蛋’供出来的,杨临自始至终都是因为苟二蛋的供词,才状告两位尚书。
    因此,哪怕被看出破绽,责任也全在“苟二蛋”。
    所以他也不怕让大理寺卿查。
    郭道光接过卷宗,看了一下,也顿时皱眉!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供词,又看了看天道盟的玉佩,再两位尚书大人期待的目光中,一锤定音,直接把两位尚书大人送地狱去了:
    “臣觉得此案属实!”
    “从审案角度来看,证人、证词、物证一应俱全!而且这个苟二蛋看出尚书大人身份不凡,害怕事后杀人灭口,从而跟踪打探消息,是江湖人很合理的反应。”
    刑部尚书怒吼:“郭大人,这么荒诞的事你也信,我们是那种人吗?!”
    郭道光冷冷一笑:“人心隔肚皮,两位尚书私下的为人和作风,郭某可不知道!只有在证据面前,才能将一个人的阴暗面挖出来!”
    随后他看向左保攀冷哼:
    “左都御史不也是这样吗?平日看上去一身正气,道貌威严,不也是肆意妄为、无法无天之辈么!”
    安书剑和吕同博转而哀求玉景帝:“陛下,臣等冤枉,请求重审此案!”
    郭道光看向两位尚书:“这件案子如果要重审,只有一个问题。我现在就可以审,我问两位大人,初一那天,你们有没有去过萃华街?!”
    许明岩一惊,不得不佩服郭道光。
    同是办案无数的许明岩知道,此案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尚书大人的供词。
    而最核心的就是这一点:
    他们到底有没有去过萃华街?
    这个问题很偏,距离案情中心点很远,容易被人忽视,却很关键。
    如果他们没有去过萃华街,就不会和刺客接头,刺客的供词就有嫌疑。
    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故意狡辩,但即使那样,有刺客的供词,也可以让这件案成为悬案。
    可一旦他们说去过萃华街,不管他们是去干嘛了,尚书大人就彻底洗不清了。
    不愧是审案专家,一语中的!
    吏部尚书显然中了圈套,他回想了一下道:
    “初一?是去过萃华街,可我们是去拜访左都御史!”
    郭道光立刻向玉景帝回禀:
    “陛下,臣已审完!可以定案,此案,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