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风雪夜谈
作者:见宇如唔   鸿儒求道最新章节     
    众人沉默,却皆是望着行军图。
    李时安缓缓抬起手,继续道。
    “诸位应该知道,我们此行目的除了剿灭雁州境内的妖族余孽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把守望北山,修复地脉!”
    李时安抬头扫了众人一眼,目光定格在身披麻衣的老者身上。
    前者习惯的摸了摸胡须,上前一步道。
    “经过这几日老夫与其他阵师细致摸索之下,大体明白望北山地脉沉睡的原因了”
    言此,老者顿声不语。
    性子耿直的兵字营何汤皱眉问道。
    “阵师倒是说说,究竟是何原由!”
    闻言,众人皆是将目光投向老者。
    麻衣老者没有理会众人目光,而是看向首座上的李时安,似乎在等他做定夺。
    见状,李时安微微皱眉,却没有犹豫,轻轻点头示意。
    老者见状,点了点头,这才继续开口。
    “雁州十二地脉皆是当年夫子,以天下浩然之气捕获十二地脉之灵,以作人妖两域间隔的屏障,时至今日已有尽千年”
    “据古籍记载,地脉乃是天地孕育而出的灵物,以食山川大河灵韵而生,我雁州虽然算不上洞天福地,却也是山川纵横,灵韵自然不缺”
    “经过这几日的探查发现,望北山灵韵虽存,却没有丝毫被吸收的迹象,于是老夫便带人,入山探查,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山外平静如常,可山内却是生机凋零,死气缭绕”
    “隐约有丝丝死气自地底生出,老夫猜测,地脉应是被这股死气所染,被迫陷入沉睡”
    老人长篇大论的将事情原由讲述,便道出自己猜想。
    李时安闻言,神情越发凝重,场中众人除了李时安一人读过几本圣贤书,其他的皆是大老粗,也不明白其中利害。
    但见到前者神情凝重,也不再多言,皆是沉默。
    良久,李时安打破沉默。
    “此事我们还需从长计议,如今两万大军已经汇合,这几日千弩尉与千骑尉也有些疲于应对,你们自行协商换防之事。”
    言罢,李时安率先离开军帐,独自走入夜色。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开始协商换防之事。
    李时安走出军帐,四下看了看,竟然没瞧见吴胖子。
    这一路以来,无论李时安与众将士商量什么事情,胖子都会凑上前,即便是听不懂,那也会胡诌几句。
    只是这一次两人会面,自己这个跟屁虫似乎变得有些不同了。
    经副将所言,李时安知道了吴胖子的住处,不过让李时安讶异的是。
    从副将口中得知,虞校尉本意是让吴胖子以军机参战郎的身份坐镇中枢出谋划策,不愿让这位吴家第三代独苗上阵厮杀。
    只是耐不住吴胖子的死缠烂打,甚至还搬出雁门关一战,与世子殿下一同上城杀敌,来堵虞校尉的话。
    最后,虞校尉无奈之下,只好让其当了个小小伍长,不过这位胖嘟嘟的少年,在这几日的厮杀下,攒下了不少功劳,如今已是一位什长。
    就住在距离防线最近的一处大帐内。
    李时安点点头,挥退副将,转身前往胖子住处。
    大帐内,一位位将士在地上铺上一层麻布,裹衣而睡觉。
    按理说如此酷寒的天气,如何能睡得着,只是李时安看见的还有听到的,只有横七竖八的将士,还有鼾声如雷的场景,他们实在是太累了。
    先前李时安对于雁军只收修为入品级的人,会不会门槛有点高了。
    就算这些寻常武夫不能战阵厮杀,那也可以在后勤帮忙运送辎重,粮草。
    如今看来,雁州天气恶劣,行军严酷,若是寻常之人怕是还未投入战场,便已是自身难保,冻死在这冰天雪地。
    轻步穿梭于士卒之间,来到最里面,只见一个体型壮硕的胖子躺在地上,此时正双眼无神的盯着帐篷顶愣愣出神。
    见到来人,吴胖子微微一愣,随即轻手轻脚爬起身来,跟着李时安一同出了大帐。
    雪停了,天空依旧是雾蒙蒙的,仿佛被一层薄薄的轻纱所笼罩。
    空气中弥漫着凛冽的寒意,让人不由自主地裹紧了身上的衣物。
    军营前方,依旧有一排排火把伫立,时刻警惕妖族的夜袭。
    两人走出军营,来到一处未被清理落雪空地才停下步子。
    李时安停步转身,看了一眼一直沉默无言的胖子,也不管地上皑雪有多深,会不会掉进坑里,又会不会坐在某一具大妖的尸体上。
    就直接坐了下去,随后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
    “死胖子,以前见你都是活蹦乱跳的,怎么这一次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胖子在李时安坐下之后,也寻了块不错的地方,紧挨着坐了下去,笑着回道。
    “嘿嘿!老大你说说!我是不是变的更成熟稳重了,更有领军之将的气势了?”
    李时安闻言,嘴角微微一扯,没有回答,挪了挪屁股,有些不自然。
    两人沉默许久,李时安还是忍不住开口。
    “在我领着两万大军出关的时候,我爹和我说几句他认为的道理。”
    “他说,领军打仗,既是一位将军该做,想做的事,却也是一位名将,不忍,不愿做的”
    “在当今这个世道,若是想要从一位无名小卒,栖身至一位封疆大吏,唯一,且只有一条路,就是上战场,用手中的刀,还有自己的命,去争,去抢那些能够让自己升官发财的军功”
    “等成了一位什长,百夫长,或者万夫长时,就不能只拼蛮劲,想着大不了就把命交代在这,你还得有谋略。”
    “因为你不再是一个人,你身后还跟着一帮人,一帮把命交给你的人”
    “所以你就得为他们考虑,战场之上,变化莫测,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死人,不过常事罢了”
    “若是幸运,且还有才能,当了将军,成了封疆大吏,乃至朝堂上功勋卓绝,位列柱国的大人物时,也就没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都想着自己打打杀杀一辈子,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给自己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太平世道?”
    “总不能留下这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将来再把自己的子孙也送上那命不由己的战场上?”
    “谁都不愿意,只是这天下大势,岂非那青楼女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他们做不到!那就得换一辈人做!”
    “所以你吴起,无需把他们的死归咎于自身”
    “他们是为了一个太平世道,为了自己将来的子孙后代而死”
    李时安神情晦涩不明,一双狭长的丹凤眸子泛起涟漪,思绪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今无忧,非大势之所驱,实千万前人赴死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