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曾礼!
作者:见宇如唔   鸿儒求道最新章节     
    一身素衣的李时安方才入府,一位身材健壮的青壮男子迎了上来。
    距离李时安身前几丈远处,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恭声道。
    “泊山校尉姜瑾,见过世子殿下,请殿下恕罪,未能开仪门迎接。”
    “起来吧!”李时安声音轻起,随后便朝着设有灵堂的大堂走去。
    起身的姜瑾低沉着头,没有与前者对视,只是默默的跟着。
    没有人能瞧见这泊都校尉此时此刻的神情。
    灵堂内,姜右文虽然没有子侍,也无长辈在世,但却还有一个弟弟,一些宗族亲戚皆是到齐。
    瞧着这位素衣公子大摇大摆的进入灵堂,也没有行跪礼,只是接过仆从手中的三柱香,简单的躬身一礼,神情皆是有些古怪。
    孝子位前,一位年纪与姜右文相仿,神情也有几分相似的中年汉子却是心中了然,神情平静。
    祭奠之后,李时安转身,瞧着身后的姜瑾,淡然开口。
    “姜瑾,你应该知道我此行目的”
    姜瑾闻言,身子微不可察的一颤,躬身道“这就带世子殿下前去!”
    穿廊过栋,李时安独自一人与姜瑾朝着府内走去。
    路上,李时安莫名问道“姜瑾,这些年你一直是在你伯父家住着吧?”
    身形始终落后世子一大截的姜瑾听后,答复道“姜家本是铁匠出身,当年世道不好,爷爷一辈的长辈已尽数故去”
    “家父承接祖上衣钵,做了打铁的生计,亏了伯父投军,再雁军中赚取了一些功绩,当了这泊都将军,家父也顺势做了些小买卖”
    “伯父瞧出末将还有些气力,便将末将丢入了雁军中操练,也让末将赚了些功绩,当了这泊山城的百骑校尉”
    “当年大伯未能诞下子嗣,也不曾再取妻纳妾,所以待末将识如亲子一般,便一直让末将住在府上!”
    李时安听后,轻轻点头,再度开口却是意味深长。
    “你说姜伯伯会留些什么东西,让我大开眼界?”
    “又为什么不让他的亲侄儿借花献佛,若是真的对本世子胃口,也好让没了泊都将军的姜家,再立起一根梁柱,给你一个大好前程呢?”
    “再不济也让姜家日后还有些希望不是?你姜瑾难道不怨?”
    身后,姜瑾步子就是一顿,却也只是一顿,随即再度恢复平静。
    “姜家出了伯父这样的从四品将军,已是让姜家光宗耀祖,对于姜瑾一脉更是恩惠万分,末将岂是那以怨报恩的小人!”
    李时安听后沉默不语,之后两人再无言语交流,待两人来到一栋院落前,姜瑾停住了步子,打破僵局。
    “世子进去便可,伯父生前嘱咐,世子若是入府,便让姜瑾带您来此即可,之后便让世子独自入院”
    李时安闻言,大踏步推门而入,院子不大,一棵亭亭而立的枇杷树立于无人院落。
    李时安看了看这本是江南那边才能有的枇杷树,竟然在当下酷寒的雁州不但四季如春,雪压枝头竟还开出了花骨朵,一时间有些瞠目。
    等在近了一些,李时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枇杷树下有温泉!
    李时安心中感慨,让他想起前世之文“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只是可惜姜右文没有女儿。
    转身推门入屋,入眼墨香书案前,早已摆放着一方长矩形红木盒,还有文房四宝,一摞宣纸和几支毛笔整齐地摆放在一侧。
    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画中山水景色宁静而优美,似乎带着一丝禅意。
    方才入屋的李时安四周扫视一眼,并未发现其他异样物件,随即望向书案上的长矩形红木盒,缓步上前。
    “这便是姜右文所赠之物?又会是什么东西能够让他死前还要交给本世子?”
    李时安心中暗自揣测着来到书案前跪坐着,轻轻打开木盒。
    随着木盒打开,入眼,一柄样式与雁刀相似七分,长短适中的新刀静静摆放着,在其一旁,还有一封已是拆封的的信件,以及一本泛黄书籍。
    李时安没有理会其余那两样东西,目光直直的望着那柄长刀,将其轻轻拿了起来。
    刀身约合二尺四寸六分,比起这如今雁军配刀长了一寸。
    刃宽一寸二分,却是窄了两分,刀背略呈弧形比之前者弧度少了些许,刀重一斤二两,重量没有什么变化。
    李时安握过雁刀,但眼下这柄无名长刀却是让他觉得更加来到手感舒适,得心应手。
    李时安手指轻弹刀身,长刀颤动出一个弧度迅速震荡,随即呼吸间又恢复如初,李时安心中讶异,这柄刀的韧劲比之雁刀还要强上几分。
    刀柄上处开了一个凹槽,刀柄又刻以繁琐凹痕,似乎是阻挡血渍溯流而下,使握刀之人杀敌之时不会因为血渍被卸了刀。
    要知道,雁刀虽然在雁门军卒中常见,但却也只是雁州如此。
    大夏异姓实权王侯只有雁王一人,但南边,西边,以及东边,皆有大夏宗亲王室镇守。
    而他们手中的战刀已是经过几番改造,为此,工部设有一堂,专心研制军刀改造一事,只是到了今天,比之雁刀还是差了些火候。
    “这便是你留给本世子的好东西吗?”
    李时安轻轻抹过刀雪亮刀身,随即又拿起那封似乎被他人拆过的信封。
    “世子殿下!若是你到了府上,看了这封信,老夫心中便会好受一些”
    “若是你未曾进府,那这柄刀就由老夫侄儿亲自送给王爷。”
    “也好让我姜家未来还有一个能够撑得起姜家的人”
    “可若是世子殿下您来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老夫还未从军时,便是十里八乡有名的铁匠,后来跟随雁王投军,戎马半生,杀了不知多少妖族”
    “只是烙下后来病根,从前线退了下来,当了个不大不小的泊都将军”
    “闲来无事,便又钻研起打铁一事,老夫自认为打铁还有些本事,这柄刀便是老夫花费十年的心血之作”
    “若是能让前线的兄弟们多割几颗妖族头颅,便是老夫最后再为雁州尽一份力!”
    “世子殿下!当初那无厘头的三刀确实对不住您”
    “可若是您当真如世人所诟病那般,那最后一刀,老夫还真就想为三十万雁军,还有那死去的数十万雁州老卒问上你李时安一问”
    “王爷为您求来的世袭罔替,世子殿下当不当得起!”
    ......